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测评到一半,博主开始推销产品了!媒体调查“第三方测评”乱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9:27:00    

“只要氯化钠在成分表里的排名越靠前,它的去油能力就越强……”

“就选这款,××牌的海盐洗发膏!”

这是某视频网站一则播放量高达六百万、标题带有“医学博士”“脱发、头屑的原罪”等字眼的洗发膏测评视频内容。视频一开始,博主以科普的态度表明多家洗发水的“去屑防脱”功能有多么不靠谱,而进度条过半,其突然话锋一转,从桌下拿出一款××牌海盐洗发膏,开始卖力推荐其去油功效和便宜的价格。

如今,在网上“买买买”已成为不少人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但一样产品往往同品类、同档次的竞品数不胜数,为了高效专业地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货比“千”家,除了搜索商品评价、查看各种排行榜、听取他人意见外,很多人也会参考“第三方测评”的结果。

《法治日报》记者在近日调查中发现,本应做到客观公正、为消费者“探路”的网络测评却变成了商家夹带私货的途径,像文中开头博主这样的测评成广告现象在社交平台大量存在。这样的“第三方测评”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在一片真假难分的信息洪流中,“谁在测?”“怎么测?”“如何规避不良‘第三方测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商测一体以商养测

存在不少虚假测评

上海市民张晓(化名)不久前在社交平台上发现很多博主都在推荐一款看上去很好吃的小零食,虽然很想下单购买,但她担心是商家投放的广告,于是选择在网上找相关测评视频以获得真实评价。

视频中,测评博主对这款小零食夸赞连连,“包装精美,放在手上很有分量,拆开看不仅用料扎实,而且吃起来完全不腻”。看到博主这样说,张晓很快通过该条视频评论区置顶的商品购买链接下单,但收到货后却十分失望。

“零食又小又硬,分量少,内馅腻,和测评里展示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又看了下测评视频,才发现链接商品是仿品,和原版很像,只是包装色调不同。”张晓说,为了几十块钱扯皮太麻烦,就当花钱买教训——“第三方测评”并不一定就是客观事实。

和张晓对测评有相同感受的还有北京市民刘女士,她近期发现,一名测评博主通常会在测评各种大品牌后,推荐一款小众的美妆产品。该博主称,这款产品虽然只卖几十元,但效果比很多大牌产品还要好。“看多了就知道,这是借着测评的名义带货,其中有些还是‘三无’产品”。

她们遇到的虚假测评情况并非个例。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对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体验式调查后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虚假测评。

“有人因兴趣爱好做起了产品测评博主,当粉丝多了之后,就会有商家主动携相关产品与其联系,委托博主使用自家产品后进行宣传带货,同时给予博主一定金额的委托费用,还有的商家会选择与博主签约做长期推广。”一位不愿具名的“第三方测评”行业的从业者透露,部分商家会通过诋毁其他企业的方式以实现宣传自家产品的目的。比如委托测评博主列出“红黑榜”,要求将竞争对手的产品列入“黑榜”,并要求测评方在视频中标明“绿色无广”以体现“公平公正”。此类视频中测评博主往往会恶意测评竞品,通过虚构有关内容夸大竞品存在的不足。而当提到真正想要宣传的产品时,博主会进行长时间介绍,即便说到缺点,也只是以“包装有瑕疵”“设计有点小问题”等说法带过。

测评内容批量定制

双向合作成产业链

“我花了好几个星期研究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几款品牌的身体乳,才选了最适合自己的,顺便帮大家做了一个测评,以下是我的亲身使用效果……”

在某社交平台上有2.4万粉丝的博主谭思(化名),在笔记正文中如此介绍着四款身体乳,并写上了“真实”测评感受。实际上,这篇“言辞诚恳”的身体乳图文测评,是谭思直接复制某身体乳品牌方PR(连接品牌方和博主的中间人)发过来的图片和文字。

“我没有使用过其中的任何一款身体乳,接这种广告是为了变现——虽然我那时候粉丝不算多,但一篇笔记也能赚几百元。”谭思说,为了不被平台检测到是重复内容,像这种图文直发的测评广告,PR会给每个博主配不同的照片和文字,为了看上去更像真实测评,PR会要求我同时介绍其他品牌的产品。

“有时品牌方会把产品寄给我,并在合作要求中把想要介绍的产品特点写出来,我只需要转述成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就可以。”谭思补充道。

比如为推广某款电动牙刷,谭思在一篇测评笔记中是这样开头的——“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半个月的使用感受吧,无广,真心话……”“但其实这样的测评就是广告,开头的话术是为了让看到这条笔记的人相信我的测评是客观的,还能拉近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除“商家—测评博主”双向合作的带货手段外,商家还会招募具有一定粉丝基础但热度并不高的小账号进行“定制化”测评宣传。比如,某内衣品牌招募测评博主,要求“篇均点赞150+,评论30+”“女性博主,男性粉丝量不超过10%,粉丝年龄在25岁至34岁之间”,针对产品受众寻找条件契合的博主,以达到高可信度。

在杭州从事MCN机构运营的李霞(化名)告诉记者,广告营销公司会根据品牌方要求推荐相应的不同级别的测评博主,按照不同博主的人设和粉丝量,价格各有不同,“‘测评大号’因为粉丝量多,直接会有赞助商出钱做测评,卖出产品还有佣金;‘测评小号’不会做真正的测试,通过带货佣金养号,对产品缺陷避而不谈”。

李霞说:“测评内容也能全流程定制。目前有公司专门负责社交平台的代运营,根据品牌方提供的素材,定制测评笔记。前期提炼产品卖点,细化测评内容,排期依次投放博主笔记;后期定制评论文案,持续增加互动,助力笔记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测评产业的另一端,“打假测评”也相伴而生。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类账号以“打假”的名义,看似是帮消费者排雷“假测评”,实际上是在反衬某产品,挂出商品链接,反向引导消费者下单。

平台应建审核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建设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尹旭看来,部分“第三方测评”机构或博主盲目追求商业利益,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利用消费者的信任进行诋毁型测评或者虚假测评,这可能构成反不正当竞争。这些恶意测评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致使企业间的竞争从产品质量转向营销手段,被迫陷入无休止的营销战。最终会导致市场规则被扭曲,消费者权益被侵害,行业生态被破坏。

如何才能有效治理“第三方测评”乱象?

黄尹旭认为,部分互联网平台是“第三方测评”乱象活跃的主要土壤,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平台生态,平台应建立严格的账号审核机制,对测评类账号进行身份认证,并设置“第三方测评”标签。对未持有相关标签还进行测评的账号采取限流或屏蔽措施,以减少虚假测评的传播。平台还应加强对测评内容的审核,建立信用投诉机制,对违规账号进行处罚。在主观性较强的测评领域,如何界定“虚假”或“误导”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应当立法明确平台的审核责任,提供政策指引,引导平台建立高效、科学的审核机制。

“测评行业更需要加强自律,特别是要建立相应行业标准和自律准则,推广科学的测评流程和透明的数据披露机制,测评机构尤其应公开测评方法、数据来源及利益关联等与消费者利益攸关的具体情况。消费者自身也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吸收能力,在浏览相关测评信息时,多方查证、理性决策。”黄尹旭说。

原标题:《测评到一半,博主开始推销产品了!媒体调查“第三方测评”乱象》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法治日报

相关文章

技术创新 产品出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位于辽宁大连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亚明”),今年决定追加投资2.22亿元,进行设备更新和智能工厂建设。  底气何来?“抢抓政策红利,打好‘智能牌’和‘创新牌’,牢牢把握住确定性。”机器轰鸣声中,公司总经理方建儒说道。  打好“智能牌”,向信息要效益、向数

2025-07-17 15:09:00

冲上热搜!网红“张三嫂”宣布解散团队,因“儿子确诊ADHD”;本人否认“退网”,账号或转为 “家庭成长日记”

7月14日,话题#网红张三嫂儿子确诊ADHD#登上微博热搜。据悉,7月12日,拥有400万粉丝的怀旧短剧博主“张三嫂”发布视频,宣布解散运营6年的《怀旧时光》团队,暂停80年代主题短剧拍摄。“张三嫂”透露因其儿子“招财”确诊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需长期接受康复治疗及家人全程陪伴。女儿“招娣”

2025-07-14 08:49:00

实测11款,100%检出甲醛!你买的“捏捏乐”可能有毒

如今,“捏捏乐”玩具凭借着软萌可爱的造型和随意揉捏的特性,迅速在年轻人和儿童群体中流行。随着市场热度攀升,部分消费者反映这类玩具存在异味明显、容易破损等问题,有家长担心,“捏捏乐”玩具里是否有看不见的化学危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捏捏乐”成解压新宠热销背后暗藏隐患“捏捏乐”是一种新兴的可揉捏、挤压、

2025-07-14 08:45:00

“拍摄发布菜品视频被罚45万元”事件,官方通报!

山东临沂通报“拍摄发布菜品视频被罚45万元”事件处理进展根据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联合调查组11日发布的情况通报,对于网传当地一饭店因拍摄发布菜品视频被认定为“违法广告”并面临高额处罚的事件,兰山区相关部门已于5月12日决定不再作出行政处罚并告知当事人。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该饭店经营者因拍摄菜品“蛤蟆汤”

2025-07-12 17:17:00

别买!别买!有的超标近500倍,已经卖了100万件以上……

近期,媒体报道部分网售儿童塑料拖鞋(特别是PVC材质)存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塑化剂)超标等问题。7月8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儿童塑料拖鞋时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还发布警示价格参考:EVA材质儿童塑料拖鞋的质量安全警示价格为每双11元,每双售价低于11元

2025-07-11 10:55:00

暑假来临,网络安全不“放假”

暑假来临,无论是宅家休息、外出旅行,还是学习充电、拓展兴趣,互联网都已成为师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然而,网络世界虽然精彩纷呈,却也暗藏风险。一起来看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号发布的暑期网络安全指南——1.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严防隐私泄露在网络活动中,个人信息泄露是最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暑假期间,大家可能会在

2025-07-09 17:10:00

2026年扩至全国!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围启动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姜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8日发布消息,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自7月1日起,在原有试点的7个省份、7家平台企业基础上,新增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顺丰同城、滴滴货运、满帮省省等平台企业。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通知,2026年,新就业形态人

2025-07-09 09:55:00

别让“认证贴纸”瞒天过海

近日民航局明确禁止旅客携带无清晰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部分商家却嗅到“歪门商机”,在电商平台公然售卖廉价的“3C认证贴纸”,甚至提供“定制年份”服务。3C认证是对充电宝材料安全、短路保护、电磁兼容性等数十项关键指标的严苛检测与系统性保障,而商家兜售的“认证贴纸”,不过是伪

2025-07-07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