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铜川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24亿元
2025-04-24 00:42: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0:42:00
今年以来,全市持续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壮大“三大产业集群”,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扎实做好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发布单位:铜川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3日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5.61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94.34亿元,增长7.7%。
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2亿元,实现增加值2.63亿元,同比增长2.8%。
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全市小麦地块平均总茎数达61.2万株。经济作物生产稳中有增,蔬菜及食用菌面积同比增长3.3%、产量增长4.1%;草莓面积增长9.0%、产量增长23.2%。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禽肉产量增长5.2%,截至一季度末生猪存栏11.69万头,增长37.4%。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采矿业、制造业分别增长18.3%、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3%。
非能源工业拉动力强。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拉动力高于能源工业2.2个百分点;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4.8%,占规上工业的60.4%。
重点产业链全部增长。全市4条重点工业产业链合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其中,新型建材产业链增长13.4%,铝基新材料产业链增长9.7%,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增长30.7%,光电子产业链增长14.7%。
服务业稳中有进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较去年全年提升0.6个百分点。
全市制定出台多项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服务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重点行业营业收入1.5亿元,增长21.1%。分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0.3%、35.1%、11.6%和8.0%。
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7%
乡村消费恢复加快。全市限上乡村零售额同比增长47.5%,限上城镇零售额增长14.1%,乡村零售额增速高于城镇33.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及餐饮消费较为活跃,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8.7%,限上餐饮收入增长18.9%。
基础生活类商品需求稳定。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6.3%,饮料类增长20.5%,日用品类增长64.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3%。促消费“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显效,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4.8%、通讯器材类增长33.6%、金银珠宝类增长26.8%。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3.8%,占全市投资的5.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4%,占4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1%,占46.1%。
重点领域持续向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3.8%,占全市投资的58.2%,高于全市投资1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33.2%,占全市投资的48.7%,高于全市投资18.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6%,占全市投资的20.7%,高于全市投资11.8个百分点;社会资本投资增长25.1%,占全市投资的78.1%,高于全市投资10.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9%,占全市投资的3.9%,高于全市投资19.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一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48元,同比增长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2元,增长7.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2.19:1。
财政金融运行稳定
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2亿元。3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982.77亿元,同比增长10.3%,较年初和上月分别增加38.69亿元和27.58亿元;贷款余额483.84亿元,增长13.4%,较年初和上月分别增加20.67亿元和8.37亿元;存贷款余额合计1466.61亿元,增长11.3%。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但部分领域增长仍然承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力打好“八场硬仗”,紧盯问题短板,加强运行保障,突出重点抓落实稳增长,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2025-04-24 00:42:00
2025-04-23 16:18:00
2025-04-23 11:17:00
2025-04-23 10:32:00
2025-04-22 20:33:00
2025-04-22 20:03:00
2025-04-22 17:36:00
2025-04-22 1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