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最聪明的人才”即将离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9:09:00    

美国《纽约时报》4月3日文章,原题:美国最聪明的人才即将离开 美国联邦政府大幅削减高校及相关机构的科研经费后,很多实验室的运营变得十分艰难,无力支付更多研究人员的工资,年轻科学家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博士后岗位被撤销、奖学金项目也相继中止。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那些刚刚起步的科研人员,美国将面临失去这代年轻科学人才的危险。

科研工作者们正在实验室内工作。 (视觉中国)

“撤资”速度令人震惊

目前,美国多个联邦机构主导的研究经费已被冻结或取消,不少大学实验室随之关停,年轻科学家们也就失去了获得培训和经验的关键跳板。虽然大多数美国科学家对此早有预料——特朗普政府不会对科研友好,但这样的“撤资”速度仍令人震惊。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美国将丧失其在21世纪科学、医疗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许多年轻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不得不在“留美”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之间作出选择。美国政府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医学、人工智能、能源等研究能自己取得进步。如果不能尽快给予这些年轻人信心,让他们相信美国会支持他们,并确保科研免受政治干扰,他们将会离开。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员向往的地方。美苏冷战让美国大量投资科技领域,吸引来全球最杰出的一部分人才。之前有科学家认为,美国就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室,这里有积极的竞争、完善的支持体系,使他们能发挥最大潜力。正是这种环境,让美国培养出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这种投资也极大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仅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经费就支撑了40多万个工作岗位,据估算,每1美元NIH拨款可带来2.56美元的经济产出。
美国科研成就的背后,是政府长期对科学研究的资助。例如,50年前,儿童患癌5年后的存活率不足60%,得益于NIH主导的治疗方案,这一概率如今已上升至85%。美国吸引科学家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对“自由探索”的支持——科学家可以研究自己认为重要的课题,即便其短期内难以带来经济效益。如今,这种科研支持正在消失。

75%的科学家考虑离开美国

年轻科学家本就很难一下子在科研界立足,且事业发展高度依赖科研经费申请。28岁的帕特里克·佩恩是美国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为了深造,佩恩之前计划攻读医学硕士和博士,但他最近放弃了这个决定。“政府对这一代科研人才,尤其是多元背景研究者的放弃,让我对整个科研资助体系失去信心,也动摇了我做科研的初心。”
数据显示,1200名接受调查的美国科学家中,有75%考虑离开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家正积极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在海外的美国年轻科学家很多也不打算回国,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研究减少碳排放建筑材料的24岁研究生阿提库斯·卡明斯就表示,他本想回到家乡蒙大拿州建设绿色住房,“但不确定毕业时是否还能实现这个梦想。”

科研是一种沉默的坚守

很多人以为科学研究是一份“高大上”的工作——天才们在各种完备的条件下,拥有无限资源。但事实是,做科研的过程十分艰辛,全靠对科学的一腔热爱和坚持。
大学里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每周几乎都要在实验室待上近70小时,他们需要不停地搬运设备、准备试剂、操作敏感仪器、处理实验数据……每一步都需谨慎小心。实验失败也是家常便饭,研究人员往往还要花数周甚至数月复盘,查找失败原因,然后推进下一步。除了面对失败带来的打击,他们还要不断经受导师、同行和外部专家的质疑。成功,有时真的像中彩票一样难。
年轻科学家之所以坚持下来,是因为他们深信,自己所做的研究可能会在现实中产生深远影响。而这种信念,需要一个懂得鼓励、能包容失败的体系去“滋养”。尽管现实残酷,这份热情依然燃烧在年轻科学家的心中。他们想象更好的世界,也希望能在美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如果美国政府沿着当前的道路继续,我们将亲眼看着新一代最聪明的人,连同他们的梦想,一同离开美国。(作者尼埃尔·帕特尔,朱迪译)

相关文章

“特泽会”锁定明日凌晨 特朗普的“棋局”下一步怎么走?

美东时间17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飞抵美国华盛顿。据白宫最新公布的日程安排,美东时间18日下午1时15分(北京时间19日凌晨1时15分),特朗普将在白宫会晤泽连斯基;美东时间18日下午3时(北京时间19日凌晨3时),特朗普将出席与欧洲领导人举行的多边会议。在美俄元首15日于阿拉斯举行会晤之前,特朗

2025-08-18 12:33: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

80年前的今天重庆一家照相馆里一位父亲正抱着儿子拍照他特地让8岁的儿子将一份《大公报》号外叠好拿在胸前并叮嘱儿子要特意将大标题对着镜头那张《大公报》号外大标题正是:《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公报》使用了前所未有的超大字号发布这力透纸背的5个字号外一经发出就被民众抢购一

2025-08-15 08:57:00

“特普会”倒计时,美俄还在酝酿更大的核博弈

上周,就在美国设定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的所谓“最后期限”仅剩1天时,传出俄美将举行元首会晤的消息。有分析称,这次会晤备受关注,但不能掩盖美俄间仍在激烈博弈的事实。近期双方口水战步步升级,有关核部署与核条约等话题不断被抛出,引发严重关切。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称,如今美俄之间只剩下一个核武器条约,新的军备竞赛是

2025-08-11 11:55:00

一夜暴跌!“卖不动了”!很多人在穿

风靡一时的“洞洞鞋”,卖不动了?当地时间8月7日,“洞洞鞋”制造商Crocs(卡骆驰)发布业绩展望,第三季度营收预计将同比下降9%至11%,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测轻微增长。受此影响,Crocs股价一夜之间暴跌近30%,报收74.39美元,触及近三年来的最低点,也是其近十多年来最大单日股价跌幅。总市值仅剩

2025-08-10 13:44:00

普京与特朗普即将见面,乌克兰陷入困境

俄美总统终于要见面了……普京和特朗普将于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此次“特普会”将不仅是2021年6月以来俄美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也将是普京在2015年赴美出席联合国大会后,时隔10年再次踏上美国领土。普特此次会面,背后都有哪些政治与战略考量?又是否能顺利推动俄乌停火?有分析认为,由于美

2025-08-10 12:27:00

中波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镇江揭牌,将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

扬子晚报网8月10日讯(记者 姜天圣)8月10日,2025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暨第三届金山英才周活动在镇江句容开幕。当日,江苏大学副校长李红作为科创平台揭牌代表出席活动。开幕式前,李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学科优势与镇江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科研提质赋能行动,推动教育链、人才

2025-08-10 10:30:00

上海高中生出征机器人世界杯,火花学院点燃学生AI梦想

这个暑假,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卢高”)学生郑思诚、刘郡洁和葛子砚格外忙碌——这个月,他们作为上海学生的代表,奔赴2025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这是目前国际上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机器人赛事。三个普通的高中生,何以站在世界级的机器人比赛场上?他们中,有人在进入高中前甚

2025-07-28 06:04:00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93期:地缘政治安全与中国能源安全

能源是国家安全的命脉,那么中国的能源战略是怎样的?在国际格局动荡的背景下,我们的能源战略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在东方卫视7月21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就是中国》第293期陆如泉演讲当前,全球地

2025-07-27 0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