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梨花三弄·锦绣乔庄”文旅活动精彩启幕
2025-04-07 10:55: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46:00
日前,央视新闻报道体重管理年
特别点名
甘肃成人的超重率达36%
也就是说三个甘肃人中
就有一个是“小胖墩”
这下全国都知道甘肃人超重了
小编表示
生活在甘肃兰州这个碳水帝国
那你更别想减肥!
因为吃完你得扶着墙走回去
晨光里的“温柔一刀”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黄河楼上,兰州人的减肥防线便从一碗醇香的牛肉面开始溃败。这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非遗美食唤醒了这座城市的早餐江湖人,一碗“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牛肉面堪称温柔杀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苏东坡笔下的老饕们深谙“头锅汤最香”的秘诀,凌晨五点就开始在面馆前排起长龙。毛细如发丝的面条裹着红亮的辣椒油,配着清晨现宰的牛肉片,让多少减肥计划在氤氲的热气中土崩瓦解。
正午时分的“碳水三重奏”
正午的炊烟里飘着西北特有的豪迈,炒面片在铁锅里翻飞起舞,每一片不禁裹着羊油的脂香,更裹挟着河西走廊的麦香;小西湖手抓羊肉配着三泡台盖碗茶,肥瘦相间的肋条在指尖绽放油脂的芬芳;最致命的是那碗浆水面,发酵的酸浆水遇上现泼的油泼辣子及腌韭菜,解腻开胃的魔法让食客在“最后一口”的自我欺骗中续碗三次。网友戏称:“在兰州吃午饭就像参加碳水奥运会,每个项目都让人欲罢不能。”
暮色中的“热量狂欢”
兰州风味,是西北饮食文化的精髓,而七里河的大街小巷更是西北美食的集大成者。当夜幕笼罩七里河,西站夜市变身成卡路里博览会。牛奶鸡蛋醪糟在铜锅里咕嘟冒泡,枸杞、葡萄干、芝麻在乳白的汤汁里载沉载浮;油炒粉在平底锅里滋滋作响,洋芋淀粉与菜籽油发生的美拉德反应飘香半条街;最绝的是灰豆子,精选上乘豌豆经过十二小时文火慢炖,化作一盅暗藏玄机的甜蜜陷阱。食客们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哀叹:“不是我军不努力,奈何敌军有糖油!”
四季轮回的“甜蜜围猎”
兰州人的饮食智慧藏在节气更迭里:立春的韭黄臊子面青翠欲滴,夏至的酿皮子淋着芥末蒜汁,秋分的软儿梨化作晶莹的冰沙,冬至的热冬果在铜锅里炖出琥珀色的暖意。就连街头巷尾的洋芋饼都暗藏心机,滋滋冒油的土豆表面刷满辣酱,撒上孜然,让“土豆算不算蔬菜”这个哲学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黄河穿城过的饮食哲学
在这座被黄河劈成两半的城市里,美食是连接游子与故土的脐带。清晨的甜醅子用莜麦发酵出千年丝路的甜,午后的三泡台在冰糖与桂圆间沉淀着茶马古道的余韵。当外地游客对着羊皮筏子拍照时,本地人正捧着枣茶在黄河边刮碗子——这不仅属于兰州人的“慢生活”仪式感,更是属于兰州人的“无为而治”,用美食化解生活重担的东方智慧。
兰州人摸着良心说:真不是我们不想减肥!要怪就怪小西湖的手抓、烤羊肉太鲜嫩,怪西站十字的糖油糕太酥脆,怪兰州老街的串串香、臭豆腐......太够味。在这座连风都带着孜然香的城市里,与其纠结体重秤上的数字,不如端起热气腾腾的牛大碗,对着黄河说一句:“满福!”毕竟,人生苦短,先尝遍兰州的二十四节气宴再说!
温馨提示
虽然满足味蕾很重要
但是为了健康
咱兰州人也必须得行动起来了!
不要顿顿咥牛大、炫碳水哦
科学搭配,合理减重!
记者:贾丽娜 责编:梁倩茹 审核:陈亚玲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5-04-07 10:55:00
2025-04-07 09:44:00
2025-04-05 10:17:00
2025-04-05 08:36:00
2025-04-04 07:12:00
2025-04-03 20:34:00
2025-04-03 09:53:00
2025-04-02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