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最美奋斗者|何光华:城市电力动脉“守护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21:04:00    

4月16日10时,在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华谊路上,一辆L4级自动驾驶的电缆通道无人巡检车正沿着道路自主巡航,车顶云台精准捕捉电缆终端杆的实时状态。十几千米外,在国网江苏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监控室内,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注视着巡检车回传的画面。这台面向开放道路环境应用的无人巡检装备可以全自主完成通道巡查和夜间测温工作。而它的诞生,是源于何光华二十载电缆生涯中创新火花的一次绽放。

何光华在220千伏震泽变电缆敷设工程现场指挥工作。国家电网供图

2000年,何光华大学毕业,入职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一头扎进电缆施工一线。彼时,高压电缆逐渐成为城市的“电力主动脉”。电缆又粗又硬,接头却易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发生故障,且常规检测很难发现接头故障。何光华至今还记得,师傅们长期在狭小的工作井内制作电缆接头,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不少人有腰肌劳损。

如果电缆接头减少,故障率就降低了,师傅们的工作量也会大幅减少。能不能整段敷设电缆?2006年起,何光华和班组的同事一起向电缆整段无损敷设这一难题发起挑战。没有数据积累,没有模型公式,更没有可借鉴的先例,何光华就和团队成员在工地搭起工棚实地分析,泡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深入其他行业开展调研。

电缆整段敷设的关键在于牵引力控制,每经过一个弯道,牵引力就会大幅增加。传统敷设方式下,单段电缆长度仅三四百米,整段敷设时拉力则可能突破电缆承受极限。何光华建立了不同工况的弧形分段组合模型,开发出复杂环境下的输送机组同步控制系统,解决了输送动力不均造成的局部过载问题。她还带领团队研制出输送机组多层升降平台和通用型横臂固定装置,实现电缆在通道内高度、宽度上的无级调节,保证电缆能无损敷设一次到位。

何光华和创新团队成员在进行双模通信集成化同步联控电缆输送机的设备调试。国家电网供图

整整八年,在四面透风的工棚里、在激烈讨论的会议室内、在寂静深夜的办公桌前,一项项技术难点被一一攻克。2014年,何光华团队首创“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实现了高落差高压电缆由“分段再接”向“整段敷设”的重大变革,单段电缆长度从原本的三四百米延长至1500米。这项填补空白的技术在201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如今,这项技术不仅在全国电力、石油、钢铁等行业规模化应用,还输出到德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2019年,何光华开始担任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面对电缆规模增长快、运维难度大等新问题,她将目光投向智慧运维领域。

“数字化转型,关键是要扎进泥土里解决问题。”何光华说。220千伏红旗变高压电缆隧道位于无锡市太湖新城核心区,总长3.55千米,通道内有8回高压电缆线路。由于电缆线路投运较早,智能化运维程度不高。何光华带领团队应用一轨多通道自动变轨机器人巡检技术、三维虚拟技术、电缆带电监测数据分析平台等,实现电缆通道巡检从人工向智能管控、故障处置由事后向主动预警模式的转变。

何光华在电缆隧道向青年员工讲解电缆敷设关键技术。国家电网供图

近年来,无锡地区电缆化率不断提升,年均增速超过7%。电缆越建越多、越建越长,同时面对城市建设多种工程施工环境,地下电缆防外力破坏任务日趋繁重。

在一次线路巡查时,何光华受到用于巡查输电线路的无人机启发,计划尝试用无人机来进行电缆通道防外力破坏巡查。电缆通道巡查需控制无人机在距电缆15米内的低空区域作业,易受树木、建筑等干扰,难以固定航迹。为此,她带领团队深入剖析电缆终端杆及通道特征,自主研发智能动态航迹规划算法,定制了无人机自主巡查航迹模型。2024年11月,随着一架搭载红外双光摄像头的无人机缓缓降落在220千伏西泾变电站机巢内,架空、电缆混合线路一体化无人机自主巡查任务顺利完成,用时35分钟,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查提升3倍。无人机自主巡查不仅能清晰呈现电缆通道地面施工情况,还可以精准监测土壤开挖深度,让外力破坏风险无处遁形。

实时监测危险源点是防止外力破坏的重要手段。何光华和团队成员在无锡全域电缆通道及沿线路灯杆、电力杆塔安装可视化监测装置1000余套,实现一、二级重要通道及危险源点100%可视化全覆盖。监测装置配合光纤测振、智能防外力破坏地钉等装置,可以自动识别施工车辆并弹窗告警,及时提醒班组人员赶赴现场核实情况。

“自高压电缆运检业务精益化、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以来,电缆故障率下降了,故障抢修效率提升了。2024年,无锡地区全域未发生外力破坏引发的电缆故障。”何光华自豪地说。

2019年,电缆运检中心25名运维人员肩负着1000千米电缆的运维任务;如今,运维人员是27名,电缆长度则已超过1400千米,人均运维效率提升近30%。何光华感慨:“人虽然没多几个,但活儿越干越多、越干越好!”这正是创新设备应用与数字化转型的结果。

这一切也离不开何光华二十余年如一日的深耕。行走沟渠深井,泥水常沾衣裤,何光华带领团队主持或参与攻关科技项目7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8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18项。

(中国青年网 记者 杨月 通讯员 蒋杰)

相关文章

无锡,稳了!“苏超”积分榜更新!

【来源:江南晚报】今晚“苏超”第十一轮3场比赛无锡队0:0连云港队扬州队0:1南通队南京队1:1徐州队随着3场比赛全部结束“苏超”积分榜刚刚更新!⬇️ ⬇️ ⬇️无锡队下一场比赛将于9月20日在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客场对战镇江队让我们继续为无锡队加油!转发关注! 一起为无锡队加油! 声明:此文版

2025-09-06 22:06:00

好young济宁丨济宁学生团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金奖

资料图大众网记者 尹荣耀 济宁报道8月26日至30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赛道)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举行,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学生团队王云涵、宣福乐、刘泽源、杨一鸣,在马敬、汪爱丽老师的指导下,凭借出色表现,以全场最高分荣获该赛项金

2025-09-04 11:19:00

独库高速公路勘察纪实——山在那里,路在那里,使命在那里

身处新疆,独库公路是必须要走一走的。这条有着“中国最美公路”美誉的公路,串联起雪山达坂、草原湖泊、峡谷荒漠等80%新疆精华景观,形成“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幻体验。然而,独库公路的开放时间仅限每年6月至10月,其他时间都处于“封闭”状态。为了改写这一现状,从2017年起,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

2025-08-22 13:02:00

“YOU趣青年”共创文旅新玩法!2025佛山传媒大学生夏令营圆满收官

8月20日,由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办的“YOU趣青年”2025佛山传媒大学生夏令营举行终极课题成果汇报,评出一批优秀团队及优秀成员,宣布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正式结营。过去一个月,这群来自北京、上海、厦门、澳门、香港等地高校的51名大学生以佛趣游、友趣会为实践平台,在高校传媒专家与媒体导师的联合指导下,

2025-08-21 11:09:00

历城区中医医院举办2025年度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大赛

为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临床理论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诊急救能力,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8月19日下午,历城区中医医院举办了主题为“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大赛,献礼第八个“8.19”医师节。生命无价,急救有术。基础生命支持作为急救医疗体系的基石,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必须熟

2025-08-20 09:30:00

篮球名宿陈道宏:中国男篮的表现让我们感觉像“过节”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王镜宇、王沁鸥)中国篮球名宿、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陈道宏1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男篮在2025年亚洲杯中的表现令国内篮球人感到振奋,大家像“过节”一样高兴。77岁的陈道宏曾经作为主教练率领中国女篮获得1994年世锦赛亚军,2023年入选中国篮球名人堂。18日凌晨

2025-08-19 11:42:00

阎良公安:科技赋能,打造立体化防控新格局

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 通讯员 田鹏飞)近期,西安市公安局阎良分局巡特警大队聚焦分局加强政治工作强化队伍建设“12345”机制,从被动的传统巡防向主动新型巡防转变,以科技赋能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以精准布控挤压犯罪空间,在巡逻防控工作中打造出“空中鹰眼、地上铁网、全域联动”的立体化新格局,有效提升了群众

2025-08-14 20:03:00

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在杭“出炉”

财联社8月14日电,据杭州日报,近日,作为基地首批签约孵化项目之一,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已进入应用测试,其精度比肩国际主流设备,标志着量子芯片研发从此有了“中国刻刀”。在测试现场,浙大余杭量子研究院相关团队紧张忙碌着,一台模样酷似大型钢柜的机器正在做应用测试,电子显示屏上不断闪烁着实

2025-08-14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