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高反风险预测”小程序,这群高中生真去了趟高原
2025-04-24 09:43: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9:43:00
今年2月,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一年级微信小程序班学生在一个研学营实践课程中,依托AI技术辅助开发出一款“高原反应风险预测”小程序,希望能够帮助进藏游客预警高原反应。
在测试小程序可行性的过程中,这群高中生连续“刷出”几个“意外之喜”:得到钟南山院士回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线上答疑,他们还真的跑到西藏来了一次高原亲身体验。
这段特别的经历在他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通过这次实践我发现,医学和科技结合能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一年级微信小程序班学生李皓翔说,通过近一年的项目式学习,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希望能成为钟南山院士那样的专家型医务工作者。
4月13日,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师生与西藏波密县中学学生在交流活动后自拍合影。谢琦瑶/摄
“没有亲身体验就没有发言权”
4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交流活动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中学举行。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一年级微信小程序班师生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中学师生一起,围绕小程序教育平台的人工智能工具应用、微信小程序开发,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小程序教育平台是一个以小程序为核心的项目式人工智能学习实践平台,不仅能助力学校依据新课标要求,开展信息科技、人工智能、跨学科教育教学创新,还内置AI助手,可让零编程基础的学生上手小程序开发。目前,全球已有2000多所学校借助该平台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过去一年里,学生创建的小程序项目数量累计突破10万个。
4月12日至15日,在广州援藏工作组支持下,该班师生前往波密县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实地验证程序有效性,并完善模型参数。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学生易子恩表示,到了高原之后,才意识到此前忽视了一些重要因素——激动情绪、环境突变带来的心理波动及具体的海拔高度,这些变量都可能显著影响高原反应的发生。“我们将引入新变量,持续提升小程序的预测精度与个性化服务水平。”他说。
学生黄睿欣说,这一发现直接帮助他们优化了小程序的问卷设计,增加对积极情绪的评估,使预测模型更全面。实地体验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了高原反应的复杂性,为小程序的数据分析和功能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在学生李靖妤看来,“没有亲身体验就没有发言权”。她希望后续能持续优化小程序,使预测结果更准确,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4月14日,西藏波密县中学学生(左)与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学生(右)在AI课结束后交换礼物。谢琦瑶/摄
钟南山给同学们派了导师
这群高中生在小程序开发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已超出他们的知识储备。他们遇到了一道医学方面的难题——无法将“呼吸道疾病对高原反应的影响”这一预测高反风险的重要指标,严谨地嵌入小程序。
“专业的事情需要请教专业的人。”这些高中生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联合广州技师学院西藏波密班的学生,写信向呼吸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求助。
让学生们没想到的是,钟南山院士很快给他们回了信,还协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高原医学中心主任罗凤鸣作为指导老师,为这群高中生线上答疑解惑。
钟南山院士给学生的回信。受访者供图
钟南山在回信中情真意切地写道:“你们跨校合作和敢于提问的精神让我印象深刻,科学探索需要三种力量:敢问‘为什么’的勇气、从失败中学习的韧性、用技术造福他人的初心。你们在信里说‘离学霸还有距离’,但我认为真正的科学精神不在于分数高低,而是敢于挑战和勇于创新。”
罗凤鸣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高原反应风险预测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该研究不仅涉及生理因素,还需考虑心理层面的影响,此外还有接近高原时海拔上升的速度、自身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同学们能针对这些复杂因素初步开展探索,难能可贵。
“任何科学研究或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让罗凤鸣感到惊喜的是,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尝试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遇到的难题,这种能力至关重要。在他看来,同学们提出这一项目本身就展现出很强的创新思维。更值得肯定的是,他们没有止步于理论层面的研究,而是亲赴高原地区开展实地实践。他们的知识储备、科学素养和团队精神,为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学生(左)与西藏波密县中学学生(右)交流使用小程序教育平台的经验。谢琦瑶/摄
粤藏师生携手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4月10日,广东省公布中小学AI教育“2+1”方案,明确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具体要求。如今,广东省已有部分学校率先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引入人工智能。
作为广州市的试点学校,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较早开展依托人工智能和微信小程序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2019年在初中开设人工智能课程,2023年开始在高中开展依托人工智能和微信小程序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2024年在高一年级开设微信小程序班。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教师、微信小程序班班主任叶玉茵介绍,自小程序班成立以来,学生们的进步令人惊喜:不仅学业成绩实现飞跃式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也显著增强,他们开发的多个小程序作品获得多项科创竞赛奖项。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副校长吴晶晶表示,小程序等工具的介入全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是多提供了一把衡量的尺子,多一把尺子必然多一个好学生”。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一年级微信小程序班师生在波密县开展主题研学活动中,与藏族小伙伴一同体验高原风情、瞻仰烈士纪念碑并互赠礼物,更加深入地了解高原文化,拓宽视野,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在基于“走进高原”小程序作品的交流活动中,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教师钟泰霖主讲“小程序教育平台操作基础课”,讲解小程序教育平台的基本操作,指导学生们使用混元大模型等AI工具,制作开发微信小程序作品。“这里有很多代码我们都不认识,怎么解决呢?”一名藏族学生提问。广州学生回答:“可以向AI提问,我来教你。”在互动交流中,这名学生完成了简单小程序的制作。
这次交流活动让波密县中学教师周万成很感慨,“虽然孩子们做得很简单,但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些高原的孩子,在AI赋能教育的时代中同样会有无限可能”。
华南师范大学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中心数学专家冯伟贞认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包含3个要素:真实的生活实践问题情境、高中生可驾驭的问题解决方案、正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程序的封装使模型得到检验,使建模成果得到应用,较好地融入计算思维的培养”。
“大咖”的加持,在高原的亲身体验,与西藏小伙伴的交流互动,让这些高中生有了更大信心。
学生易子恩希望将高原反应风险预测与高原旅游、风俗介绍等内容整合,打造一款实用、丰富又有温度的小程序,帮助更多人安全、愉悦地畅游高原。学生陈艺齐说,会先为小程序起一个贴切的名字,然后优化UI界面提升美观度,添加更多与高原旅游出行相关的功能。学生孙永竣希望,将优化后的小程序升级为可供公众使用的App,为高原反应预测工作助一臂之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25-04-24 09:43:00
2025-04-24 01:14:00
2025-04-23 20:52:00
2025-04-23 18:22:00
2025-04-23 07:37:00
2025-04-21 09:10:00
2025-04-21 01:44:00
2025-04-20 0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