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产氢效率提升15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2:5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9日讯 据科技日报消息 光解水制氢迎来新突破。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稀土元素钪对光催化分解水的催化材料进行改造,成功制备出新型光解水催化材料——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在模拟太阳光下,其产氢效率比已报道的二氧化钛高出15倍,创造了该材料体系的新纪录。如果将该材料制作成100平方米的光催化板,一天光照时间产生的氢气,可以驱动一辆氢能汽车行驶68公里。相关研究成果8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

一个多世纪前,科幻作家凡尔纳就预言“水将成为终极燃料”。为实现这个设想,科学家正在研究用阳光将水分解获取氢气的技术,即光催化分解水技术。

目前,太阳能制氢主要有两大招:第一招是太阳能发电再电解水,这种方法虽然效率高,但设备又复杂又烧钱;第二招是让阳光直接分解水,用二氧化钛等材料当“分解神器”,阳光下就能把水分子“一键拆解”。自1972年这项技术问世,光解水就成了能源界的“顶流明星”。

作为一种光解水催化材料,二氧化钛“身上”布满数以亿计的“能量接收站”。每个接收站由钛原子和氧原子精密排布构成,当光子撞击接收站时,就会激发出携带能量的电子—空穴对。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在二氧化钛里混入5%的稀土元素——钪,制备出了由两种晶面组成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这两个晶面就像精心设计的‘电荷高速公路’:一个晶面专门收集电子,另一个则负责接收空穴。”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说,与已报道的二氧化钛材料相比,金红石相二氧化钛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提升了200余倍。

刘岗表示,用二氧化钛实现高效光解水制氢一直被寄予厚望,但长期未有实质性的突破,这项研究成果必将加速氧化钛光解水研究的进程。更重要的是,新研制的稀土掺杂二氧化钛,能充分发挥我国的钛和钪的资源优势,给高值资源再赋能。

相关文章

公安部:罗某良(男,32岁)被依法查处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据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消息,经查,罗某良(男,32岁)于6月30日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了所谓的“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图,内容涉及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造成该谣言信息传播扩散,造成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

2025-07-11 11:26:00

V观财报|金龙羽股价创新高,“固态电池业务暂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

中新经纬6月24日电 金龙羽24日称,公司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业务虽然目前已有订单,但暂未形成长期稳定收入,对公司整体业绩暂不构成重大影响。公告截图6月23日、24日,金龙羽两连板,每股最新收报33.73元创年内新高,总市值较20日收盘上涨逾25亿元。金龙羽表示,公司关注到近期固态电池概念受市场关注

2025-06-24 19:29:00

河北2025中考作文题出炉!(附历年中考作文题)

今天上午河北省2025年中考拉开帷幕语文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中考作文题目也随之揭晓2025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成长中的选择》材料作文,是一首歌曲, 唱到: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结合材料,写一篇作文。相较于前几年的中考作文

2025-06-21 15:44:00

汇总版!2025年高考作文题出炉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今天拉开帷幕,上午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快来看看今年的作文题目,你对哪道题“文思泉涌”?全国一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

2025-06-07 11:42:00

如果物种也有“诺亚方舟”,那一定是在青藏高原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万物共生,和美永续。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一次,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诺亚方舟”。 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不仅是地球第三极,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低温、缺氧、强紫外线等极端条件,迫使动植物在此上演了数百万年的“生存极限挑战”

2025-05-22 09:00:00

华理团队,找到促进“断骨再生”的秘诀

骨头断了,还能再长出来吗?可以。但骨本身的“自愈力”相当有限,断口超过1毫米就无法自己长好。如何找到一种让骨头加速生长的“催化剂”呢?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目前已知成骨能力最强的生长因子,将其负载于骨修复材料上,能有效促进断骨再生。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院士团队经过20余年产学研协同攻关,找到

2025-05-20 11:06:00

我国首个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成立

本报北京5月18日电(记者田雅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以下简称“病房”)17日揭牌成立。病房由北京天坛医院牵头,联合国内多家顶尖科研单位共建,未来将围绕脑机接口开展科研攻关与临床试验,并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从“科研驱动”向“临床牵引”迈进。这是国

2025-05-19 04:20:00

“太空特产”涉及多个领域 期待破解更多“生命之谜”

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东区成功着陆,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也随神舟十九号乘组返回地球,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于30日晚顺利交付给科学家。据记者介绍,这次随神舟十九号飞船下行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25个实验项目,总重量约

2025-05-03 0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