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患者补牙突然休克 竟是对漱口水过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7:04:00    

社交媒体上,有关花粉过敏的讨论火热。近期,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过敏)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支玉香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方花粉过敏的人很少。每年春天,很多人在关注圆柏花粉过敏,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是全身的系统性疾病,所诱发的哮喘、心梗甚至死亡要远超大众认知。目前,全国设立专门变态反应科的医院仅有100家左右,缺少独立的科室,专业医生数量更少,国内的专业学科还未真正普及,但病人却越来越多。人类必须重视过敏,国内尤其需要普及专门学科和培养临床医生。

对话

过敏疾病在全球呈增长态势

尚未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效果

南都:目前已知人类对多少物质过敏?

支玉香:每一年春天,很多人在关注圆柏花粉过敏,也有很多患者来医院治疗,这其实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人类过敏原的种类是海量的,目前能检测出的过敏原仍然有限,北京协和能检测出的过敏原大约是两百种,仅食物就有五六十种,鸡蛋、小麦、牛奶、花生、大豆、海鲜、坚果等最主要的几类过敏原之外,生活中常用的护肤品、化妆品、染发剂,环境检测中的花粉、尘螨、霉菌、宠物毛皮屑,都会成为过敏原,数不胜数。

南方花粉过敏的人很少,因为气候条件,春季以观赏花为主,多为虫媒花,致敏性很弱,但南方的霉菌、尘螨、宠物毛发过敏较为突出,这些过敏原会导致常年过敏。

南都:人类过敏究竟与什么因素相关?

支玉香:过去四十年间过敏性疾病在全球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它和我们的遗传基因、生活方式、气候环境紧密相关。目前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近年人类过敏加剧,是因为新冠疫情后免疫功能遭遇破坏,但还未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这一点。

尽管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仍然可控,但是遗传基因却无法改变,所以很多过敏体质的人群,天然更容易过敏。从医学的角度而言,选择自然生产、母乳喂养,多补充维生素D、接触大自然,都能让过敏体质的人群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降低过敏反应,但目前尚未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效果。

深圳患者吃了小麦后六小时内运动

脑袋肿得像个实心球突然倒地不起

南都:从医多年有没有遇到极为罕见的过敏患者?

支玉香:前段时间,一位深圳的患者千里迢迢来协和看病,他是临床上非常罕见的小麦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通俗来说,一些患者吃了小麦后最直接的过敏反应是肚子疼或者拉肚子、起疹子,但这类患者吃了小麦后没事,一旦进食六小时内运动了,周身就会疯狂长像荨麻疹一样的疹子,脑袋肿得像个实心球,呼吸困难,视物模糊,接下来就会突然意识丧失倒地不起。协和多年前就已经诊断了这样的罕见病例。

还有一位患者,是在补牙的时候突然休克了。我们不清楚是对麻醉,还是对补牙的某种材质过敏,目前我们对很多过敏原尚无有效的检测剂,很多时候只能像福尔摩斯一样,一步步抽丝剥茧去寻找病因,一项一项去排除和试验,最后才发现他是对漱口水过敏。

还有一些患者,症状看起来很像过敏,比如颜面、四肢、咽喉等部位反复发生水肿,有时不用治疗,3-4天自然消肿,但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咽喉水肿发生窒息,做了气管切开才得以活命。

还有一些患者因为胃肠道水肿,发生剧烈腹痛,误诊为阑尾炎做了手术!大家都以为自己过敏了,其实后来诊断才发现是遗传性血管水肿,这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病,我们科室已经诊治了700例这样的病人。

人体非常复杂,致敏的原因千奇百怪,过敏往往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复合因素导致的结果。更多时候,对于一些罕见病患者,医生很难找到过敏的原因和清晰的发病机制,治疗难度也很大,如果对过敏没有丰富的认识和经验,很可能误诊误判。

需要建立高水平专门学科

培养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

南都:过敏所引发的后果好像要远比大众认知中严重?

支玉香:曾经有一位从广州来的患者,做完饭出去遛弯,突然就不对了,身上要长疹子了,赶紧往回走,还没等进家门,就在楼道晕过去了,最后是邻居救了他。他是一个人生活,特别害怕,万一哪天过敏休克没人发现怎么办?过敏可真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现在一说过敏,都会提及体内嗜酸粒细胞高,但这只是一种现象,不是真正的病因,它可以引起很多症状,比如严重的哮喘,有时会危及呼吸道,侵及胃肠道,甚至入侵脏器导致类似冠心病甚至急性心梗,麻痹神经出现肢体麻木,还有的过敏导致窒息,甚至几分钟就死亡了。

南都: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专业的过敏医生和专门的过敏科室仍然很少?

支玉香:全国目前设立专门变态反应科的医院仅有100家左右,现状是缺少独立的科室,专业医生数量更少,也缺乏清晰的职称晋升渠道。变态反应(过敏)科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最大的意义是查找过敏原,针对过敏原做脱敏治疗。如果说其他学科是对症治疗,那么变态反应科就是对因治疗,找到病因,解决源头问题。

过敏是一个全身的系统性的疾病,很多病人可能不仅是过敏性鼻炎,甚至发展成咳嗽和哮喘,到医院检查发现肺功能已经出现问题,还有的是过敏性结膜炎,鼻炎以及控制不及时发展成中耳炎,或者同时合并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病人去医院要同时挂耳鼻喉科、皮肤科、呼吸科多个科室的号,辗转几个科室看病,但事实上,这些病都属于变态反应,找到病因,系统治疗,一个科室就能一站式解决。

目前,国内的专业学科还未真正普及,但病人却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真的非常需要建立高水平的专门学科,以及培养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只有在探索和研究中不断推动医学进步,才能帮助过敏患者尽早预防和治疗,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

采写:南都记者蒋小天 宋承翰 发自北京

制图:李芷琪(即梦AI)

相关文章

肝癌晚期绝处逢生!武汉专家“四联疗法”让巨大肿瘤完全灭活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马遥遥)男子检查发现肝脏多发巨大肝癌,同时肿瘤侵犯门静脉大血管形成癌栓,由于发现太晚丧失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肝胆胰外科为患者制定了晚期肝癌“四联疗法”,通过介入治疗使病灶完全灭活,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肝胆胰外科李凯主任为患

2025-07-16 16:04:00

临汾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多学科精准护航健康体重

【来源:临汾新闻网】临汾新闻网讯 “来,我们先看看最近的成果。”“各项指标都有改善,继续加油!”7月10日,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内,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为复查患者测量分析各项身体数据,仔细询问饮食、运动和作息情况,对个体化的减重方案做出相应调整。令人惊喜的是,科学管理带来的不仅是数字变化,更是生活

2025-07-15 14:50:00

从“家门”到“心门” 打通社区康复的最后一公里

为提升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能力,促进患者融入社会。近日,西湖街道小西湖西街社区联合甘肃乐达医养科技有限公司,特邀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赵院长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前,社区网格员与四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入户走访,全面摸排患者病情、家庭环境等基础信息,建立精准服务档案。培训中,赵院长系统讲解了精神障碍病理特征

2025-07-13 11:48:00

马远良同志病逝

西北工业大学7月12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水声工程、信息科学和水中兵器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与教育家,航空声呐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远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11日12时14分在西安逝世,享年87岁。马远良,1938年7月15

2025-07-12 19:39:00

中国援助的孟加拉国首个机器人康复中心启用

新华社达卡7月11日电(记者孙楠)中国援助的孟加拉国首个机器人康复中心10日在孟首都达卡启动试点运行,旨在为孟加拉国患者提供精准高效、技术驱动的康复治疗服务。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新闻办公室9日发表声明说,从技术层面看,该中心将成为该国最先进的机器人康复机构之一。据介绍,该中心设立在孟加拉国医科大

2025-07-11 18:27:00

五大风险需警惕!南阳市疾控中心发布暑期健康提醒

【来源:南都晨报】最近一段时间,我市持续高温。日前,市疾控中心发布暑期健康提醒,提醒市民重点关注食源性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和溺水风险,切实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以微生物感染最为常见,误食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导致的中毒也

2025-07-11 12:08:00

世界首例!在陕完成→

【来源:陕西日报】6月25日,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悉:该院骨科中心日前为患者王先生成功实施了3D打印可动人工椎体颈胸交界处植入术,精准完成病椎及相邻上下椎间盘切除,并植入人工假体。经检索,胸椎可动人工椎体植入此前尚无报道,属世界首例。58岁的王先生由于胸背部剧烈疼痛、双上肢麻木、无法站立

2025-07-01 10:38:00

人均99元守护全民健康!2025年,您关注的健康服务都在这里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杜宇蔚、实习生江帆报道:家门口的体检项目更多了,慢性病管理更智能了,健康档案能随时手机查了……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又要“加码”!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25-06-27 0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