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南周刊 | 观风、测雨、看云 古人问天密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5 22:21:38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期望 通讯员 王巧丽 袁迎蕾

随着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现代气象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能够按地区逐日、逐小时预报,甚至半月后的天气情况也能预判。在天上有卫星,地面有雷达,终端有高素质人才和计算机的助推下,现代气象预报学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天上既没有卫星,地面也没有雷达助力,古人是如何开展天气预报的?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让我们重走华夏民族观天问气的求索之路。

挂羽辨方向,观风寻规律

中国古人对风的观测始于自然观察。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伣”字,即指候风羽,在风竿系鸟羽或鸡羽,通过其飘动方向判断风向。这种简易工具后演变为羽毛风向器,即“羽占”,于高平之地立五丈竿,挂八两鸡羽编成的“葆”,观其平直程度测风,成为早期测风的主要手段。

汉唐出现了用于观测风的仪器。汉武帝的建章宫屋顶安装了“铜凤凰”,底部设有转枢,遇风转动指示方向,相较于西方的候风鸡早了一千多年。东汉张衡进一步发明“相风铜乌”,南北朝时期改进为轻便的“相风木乌”,广泛用于庭院和车船。唐朝还出现了占风铎,以在竹林中悬挂碎玉片,听其碰撞声判断是否有风。宋元时期,江淮官员使用“占风旗”记录每日风向,并建立观测档案。明清时期,传统的木制“相风乌”仍在水利工程中广泛使用。

在我国古代“气象学”专家们的推动下,不仅观风的仪器在逐渐演变,测风理论也得到逐步完善。殷商时期,先辈们就已经通过甲骨文记载四方位风名,并区分大风、飑等风力等级。先秦时期,对风的观测更加精细。战国末年《吕氏春秋》首次系统地以炎风、飓风等命名“八风”,这是我国古代最早有八种风向名称的记载。

汉代《淮南子》继承八风理论,进一步细化风向名称,如“条风”“景风”等。唐代李淳风在测风理论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开创性地将风向分为24方位,依据树木摇动程度创立“十级风力”体系,比欧洲蒲福风级早1100余年,在世界测风史上前无古人。

宋元时期,测风理论转向实证。沈括《梦溪笔谈》中详录龙卷风“插天如羊角”的形态与灾害,成为我国首份龙卷风科学报告。明清西方气象学传入后,传统智慧与近代科学结合,推动理论向“气压”“大气环流”等现代概念转变。

圆罂测雨量,肤寸知深浅

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精确的仪器知道下雨量,古人其实也有类似的工具,最早的测雨器记载见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

宋代圆罂。资料图

该书第二章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天池测雨”法其实是用天池盆来收集雨水,通过计算获得地面降水量。事实上,天池盆也不是专用工具,而是预防火灾、蓄雨水的容器。圆罂大概是水缸。不管是“天池盆”,还是“圆罂”,虽然是生活器具,却是事实上的“雨量器”。

早期,我国对于衡量雨量多少,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时指降雨持续时间的长短,有时指受雨面积。唐宋开始,雨水的多少和降雪一样,开始由尺寸来进行计算,如“肤寸”“寸余”“数寸”“及尺”“近尺”“盈尺”“三四尺”等。

到明朝时,出现了由国家制定的统一的圆筒形测雨器,供给地方州县使用。

清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我国出现了专门从事气象工作的部门,统一制作了测雨器,开始对地方下达逐日记录晴雨的命令,观测雨、雪、风、雷等天气现象,并在中国历史上形成首个地面气象观测网。靠这个观测网,京都(即北京)积累了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连续180年的观测记录——《晴雨录》。这成为中国现存档案中,连续时间最长的雨量观测资料,可以说是中国气象走向定量化的一个标志。

乾隆年间设立的测雨台。资料图

清朝的雨量器,已接近现代水文使用的雨量器了,它上面刻有标尺。与现代测雨工具最接近的当数“乾隆测雨台”了,它以黄铜制造,为圆筒形,筒高一尺五寸,圆径七寸,置于测台之上,用于量雨,测台正面书有“测雨台”三个大字,旁边则是“乾隆庚寅五月造”的字样。

观云识阴晴,古谚断雨雪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观测云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1217年,便有“东云自南,雨”的记载。古人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经过长期观察,逐渐掌握了天气演变规律,积累了丰富的天气预测经验。

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云雾,雨之征也。”《晋书·天文志》中有:“云甚润而厚,大雨必暴至。”可见,当时我国的气象观测已经具备了简单的预判功能。

唐朝时,黄子发撰写的《相雨书》是我国最早根据物象、天气征兆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专辑。

宋朝时,民间已将云的动向与天气变化挂钩。孔平仲在《谈苑》中有“云向南,雨潭潭;云向北,老鹳寻河哭;云向西,雨没犁;云向东,尘埃没老翁”的说法。元代出现了许多与云相关的气象谚语,娄元礼著述的《田家五行》中包含了“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等。

明代出现了对应某种天气更为详细生动描述云天变化的图集,其中,茅元仪的《武备志》中有云图51幅,手抄本《白猿献三光图》附有云图132幅,以工笔水墨定格了流动的天际变幻。这种对云相物候的执着观测,在20世纪焕发新生——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在青岛成立,将千年观云智慧注入现代科学血脉。首任会长竺可桢立足传统“望气”之术,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暖锋云系的辨识特征,在古绢云图与现代气象图谱间架起承前启后的观测桥梁,为东亚季风区云物理研究奠定了独特的科学基础。

相关文章

林若初贺焱长大后,暗恋的小哥哥回来找我了小说 林若初贺焱长大后,暗恋的小哥哥回来找我了免费阅读

林若初回家后,脑子里面翻来覆去都是贺焱的话和她当时冲动亲他的感觉,结果怎么都睡不着了。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早上,她站在洗漱间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的黑眼圈,连化妆的心情都没有。这时,手机铃声响起。是妈妈打来的电话。夏婕问:“初初,我和你爸爸今天去看了一套房子,要是你来这边读书,我们就把这套房子给你租下来

2025-04-20 13:32:00

宋微夏薄以宸小说热门(请别说爱我结局+番外)txt阅读大结局-抖音近期热门请别说爱我结局+番外全文免费

紧闭的大门终于再次打开,蜷缩靠墙而坐的薄以宸连忙从地上爬起。却因好几天的不吃不喝,整个人都变得没有力气。踉跄了好几步,他才扶着墙站稳,看向从里面走出的人。宋父平静的看着他,就像是在看一个无关的陌生人。薄以宸的心脏莫名奇妙的连跳了好几下。看着宋父递过来的纸张,他像是预感到了什么,连连后退了好

2025-04-20 13:27:03

晚风轻吻夏夜萤火:全文+后续(裴少舟陆闻迟)最新章节列表_晚风轻吻夏夜萤火:全文+后续(裴少舟陆闻迟)晚风轻吻夏夜萤火:全文+后续在线阅读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顾教授暗恋陆老师啊?不然我真想不到像她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对一个男人格外不同。况且顾教授的脾气咱也知道,她要是不喜欢一个人,那就是那谁,裴少舟的下场!”咚地一声,包厢门被人推开的重响,将他的声音掩盖得彻底。陆闻迟一脸茫然地看着混乱的包厢,声音里满是疑惑。“不是聚餐吗?这是怎么

2025-04-20 13:27:00

小透明逆袭:误撩后被大佬宠上天:+后续+结局(许惟昭方肃礼)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许惟昭方肃礼)小透明逆袭:误撩后被大佬宠上天:+后续+结局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许惟昭方肃礼)

“嗯嗯……”昭昭哭哭啼啼,迫切希望男人帮帮他。但显然眼前的男人不想乐于助人,只是不耐烦地单手扯开她,他力气大,扯得她手臂发疼,忍不住叫了一声。女孩声音又娇又媚,听着暧昧极了,这里虽然僻静,但还是会有人经过,男人拧眉立马捂住她嘴巴,“闭嘴!”她立马又贴了上来,反反复复间,昭昭身上的白色连衣裙已经松松

2025-04-20 13:12:00

苔藓爬满旧日诺言:全局+结局(顾砚廷慕晚夏)全章在线无广告高口碑小说

顾砚廷慕晚夏是著名作者慕晚夏成名小说作品《苔藓爬满旧日诺言:全局+结局》中的主人翁,这部作品述了一系列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情节。那么书中主角顾砚廷慕晚夏的结局如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2025-04-20 12:42:00

阮雾梨闻砚辞人面桃花长相忆最新章节_阮雾梨闻砚辞人面桃花长相忆全文阅读

全场哗然。“这位先生,您是说……”拍卖师惊讶地问。男人解释道:“我是闻少的助理,闻少吩咐,今天只要阮二小姐看上的拍品,全部点天灯拍下。”拍卖厅瞬间炸开锅。“闻少?闻家那位唯一的继承人?北城赫赫有名的太子爷?”“他不是从不近女色吗?怎么会为阮二小姐点天灯?”“看来阮二小姐要飞上枝头了……”周围的议

2025-04-20 12:03:00

*ST天创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4月19日,*ST天创(603608)披露公告称,公司按照《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自查,公司股票触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满足可以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条件。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向上交所申请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

2025-04-20 12:01:00

慕晚夏的小说_苔藓爬满旧日诺言:完整版全文在线顾砚廷慕晚夏小说阅读

《苔藓爬满旧日诺言:完整版全文在线》这本书大家都在找,为各位推荐《苔藓爬满旧日诺言:完整版全文在线》作者为慕晚夏情节波澜起伏,细节描写的惟妙惟肖,小说的主人公是顾砚廷慕晚夏,讲述了: 被抛弃的陆青瑜顾不上那些,破罐子破摔,把所有知道的内容都说出来了,嘲讽的笑着。“顾砚廷就是个蠢货,四年了,都心甘情愿

2025-04-20 1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