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在大有可为的支点建设上大有作为
2025-04-16 00:15: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2:35:00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长江水穿城而过,在武汉三镇核心的江汉区,一场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的革命悄然上演。没有大拆大建的轰鸣,只有精耕细作的巧劲,这里以“链长统筹、链主引领、链创驱动”为脉络,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棋盘上,走出关键一步,让现代服务业之根深深扎进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武汉市江汉区委书记叶文静强调,着力发挥好现代服务业的驱动作用,坚定不移将产业发展作为支点建设的战略支撑,推动“三个优势转化”。为此,专门研究出台了《江汉区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并召开全区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江汉区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力争到203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300亿元,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标杆、走在前。2300亿元的增加值不只是简单的数字目标,而是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由“物理集聚”到“化学反应”的能级跃升。江汉区深谙“以链为媒”的门道,做实“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加快促进产业聚链成群。“链长”如同穿针引线的巧手,统筹协调政策资源;“链主”如同筋骨,撑起产业脊梁;“链创”则是灵动的线头,缝缀出创新图景。这种“链长+链主+链创”的机智,助力现代服务业聚链成群,激发源源不断的活力。
江汉区的金融与商贸发展,恰似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展现了资本与创新的深度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600多家金融机构扎堆落户,建行湖北省分行的科技贷款余额突破八百亿元,江城基金、港航基金等百亿级产业基金相继落地,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耐心资本。江汉区楼宇密集,创新活力蓬勃,资本与创新的“双向奔赴”,千亿级金融产业集群正成为实体经济的强大引擎。武商商圈朝着世界级商圈迈进,2024年江汉路步行街年客流量超过8000万人。湖北产互公司的“微治”产品覆盖全省千余个行政村,用数字技术给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汉口北的物流园里,货车穿梭如织,线上线下融合的供应链网络,正把“汉口活”的盛景从线下搬到云端,从传统商贸升级为平台经济。江汉区的成功,得益于其“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金融强区、商贸物流核心区、文旅消费活力区等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如同五根支柱,支撑起江汉区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江汉区对金融、商贸、文旅等产业的深刻理解,对创新、开放、协同发展的不懈追求。江汉区的发展,是一首激昂奋进的乐章。它靠的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它求的不是短暂的辉煌,而是长远的繁荣。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武汉江汉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征程中,始终将人民置于核心位置。除医疗升级、社区焕新外,金融、科技等服务业也蓬勃兴起。新兴金融企业汇聚,为创业者提供融资便利,助力梦想起航;科技园区内,智能产业带动就业,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收获高薪岗位。便民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购物、餐饮、娱乐一站式满足。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到高楼大厦里的创新潮,江汉区以现代服务业为笔,绘就了一幅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惠及每一位百姓。
“聚链成势”内有乾坤,暗含区域发展智慧,就像长江水滋润两岸,让现代服务业的种子在江汉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当江汉路的霓虹与长江的波光交相辉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城区的产业图景,更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以“服”为笔,以“链”为墨,江汉正为新时代的经济答卷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一帆(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2025-04-16 00:15:00
2025-04-15 16:45:00
2025-04-14 22:35:00
2025-04-14 22:30:00
2025-04-14 22:23:00
2025-04-14 21:12:00
2025-04-14 21:02:00
2025-04-14 1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