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光大银行净利417亿拟分红111.7亿 控股股东抛2%增持计划或耗资43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0:00: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时隔数日,光大银行(601818.SH、06818.HK)控股股东再次启动新一轮增持。

4月8日晚间,光大银行发布股东增持计划。为充分发挥作为光大银行控股股东作用,传递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支持该行高质量发展,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简称“光大集团”)拟在12个月内增持该行股份比例不超过2%。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就在3月末,光大集团完成一轮增持计划,合计增持光大银行1.22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21%,累计增持金额超过4.03亿元。

以4月9日光大银行二级市场收盘价计算,若顶额实施增持,光大集团本轮增持资金规模或达43亿元。

控股股东多次增持,光大银行以较为稳健的基本面表现吸引耐心资本长期投资。日前,光大银行发布年报。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54.15亿元,同比减少7.05%;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2.22%。

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近6.9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5%;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

2024年全年,光大银行拟合计派发现金股息111.67亿元,占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14%。

光大集团再次计划增持

4月8日晚间,光大银行发布股东增持计划。为充分发挥作为光大银行控股股东作用,传递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支持该行高质量发展,光大集团拟自公告披露起12个月内,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合法合规方式增持该行A股股份。

公告显示,本次增持计划中,光大集团的增持比例将合计不超过2%。以二级市场上,光大银行4月9日的收盘价3.65元/股计算,若顶额实施增持,光大集团本轮增持资金规模或达4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就在此轮增持计划抛出数日前,光大集团刚刚完成对光大银行的增持。

2024年3月末,光大银行发布光大集团的增持计划。光大集团拟自2024年3月29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等合法合规方式增持该行A股股份,累计增持总金额不少于4亿元(含本数),不超过8亿元(含本数)。

一年后,2025年3月末,光大集团完成增持计划。其合计增持光大银行1.22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21%,累计增持金额为4.03亿元。

目前,光大集团直接持有光大银行260.17亿股A股股份和18.67亿股H股股份,合计占该行总股本的47.19%。

历史上,光大集团曾多次增持光大银行。

2015年7月,光大集团通过港股通增持光大银行H股1.27亿股。

2016年7月至10月,光大集团累计增持光大银行A股1.29亿股。

2020年10月,光大集团通过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光大银行A股15.26亿股。

除了光大集团之外,光大银行主要股东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金融资产”)于2024年11月29日公告披露,其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投资配置的议案》。该议案明确了中信金融资产拟在12个月内购入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不包括印花税及相关费用)的光大银行股份。

截至2024年末,中信金融资产直接持有光大银行41.85亿股A股股份,占该行总股本的7.08%。

光大银行此前表示,该行将持续推动控股股东、主要股东等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制定并实施股份增持计划,提振市场信心。

总资产近7万亿不良率1.25%

控股股东多次增持,光大银行以较为稳健的基本面表现吸引耐心资本长期投资。

日前,光大银行发布年报。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354.15亿元,同比减少7.05%;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416.96亿元,同比增长2.22%。

报告期内,光大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66.66亿元,同比下降10.06%;净利差1.45%,同比下降23BPs;净利息收益率1.54%,同比下降20BPs,主要受LPR重定价、新发放贷款利率下行、国内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

与此同时,2024年,光大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90.71亿元,同比下降19.52%。但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增加,报告期内该行其他收入196.78亿元,同比增加51.71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营收规模下降的同时,2024年光大银行业务及管理费403.65亿元,同比减少6.77亿元,下降1.65%。同时,该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05.65亿元,同比减少115.40亿元,下降22.15%,使得利润空间扩大。

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近6.9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62.25亿元,增长2.75%;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9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69.48亿元,增长3.88%。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2.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6亿元;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率1.84%,与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率2.02%,比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0.59%,比上年末下降0.68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资本净额6870.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48%;资本充足率14.13%,一级资本充足率11.9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2%,均符合监管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光大银行持续稳定及时分派股息。数据显示,自2010年8月上市至2024年末,光大银行累计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1145亿元,平均派发现金红利占净利润的26.09%。

年报中,光大银行拟每10股派0.85元(含税),共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50.22亿元,叠加中期已派发的现金股息,2024年全年拟派发现金股息111.67亿元,占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14%。

视觉中国图

相关文章

圣达生物收盘上涨1.01%,滚动市盈率71.58倍,总市值33.87亿元

7月24日,圣达生物今日收盘17.92元,上涨1.01%,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71.58倍,总市值33.87亿元。从行业市盈率排名来看,公司所处的化学制品行业市盈率平均50.65倍,行业中值43.59倍,圣达生物排名第131位。股东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

2025-07-24 19:05:00

云南咖啡加快“走出去”步伐

新华社昆明7月24日电(记者王贤思)眼下虽非咖啡豆主产季,但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军马山咖啡庄园依然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将经严格质检的咖啡粉、冻干咖啡、挂耳咖啡等制品装车,发往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云南省是中国的咖啡主产区。近年来,云南咖啡产业在品质提升、政策支持和国际化拓展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不断巩固本土市

2025-07-24 18:26:00

宣汉再次入围全国百强!省内位次实现攀升

【来源:宣汉发布】7月23日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举行会上,赛迪顾问发布2025赛迪百强县市榜单四川省宣汉县再次入围全国百强县位列榜单第87位在四川省7个入围县中排名攀升至第3名这也是宣汉县连续3年入围全国百强县据了解,2021年宣汉县正式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国百强县培育县”,2023年7月首

2025-07-23 17:09:00

创纪录认购!亚投行最新熊猫债发行

近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成功重返中国债券市场,首次发行2年期熊猫债,募集2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1.64%。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 实现3.2倍超额认购 记者了解到,本次发行共获得64亿元人民币的认购订单,实现3.2倍超额认购,创下亚投行熊猫债发行历史最高纪录。最终定价较国开行同

2025-07-22 14:42:00

全省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商户达286.7万个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截至6月末全省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的商户286.7万个,较年初增长6.4%;开立个人钱包2515.9万个,较年初增长12.1%;累计消费金额255.3亿元,总业务金额2148.5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26.4%、32.2%,各项数据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共开展惠民红包活动147次,投入

2025-07-21 12:16:00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经济一线周报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上半年外贸增速达16.5%东莞港务集团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2025年东莞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奖励最高资助100万……一起来回顾一下上周东莞经济新闻吧!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上半年外贸增速达16.5%黄埔海关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市进出口货物总值达7

2025-07-21 08:24:00

宝马集团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落地南京

观点网讯:7月18日,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与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在南京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据介绍,此次签约标志着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落户,作为宝马集团全球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中国首个且唯一的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以及其亚洲最大的信息技术研发基地,该外资项目的落地是南京深化对德合作、强

2025-07-20 00:01:00

在职人员涉嫌虚构销售业务,元隆雅图及相关责任人被责令改正 公司上半年预亏至少500万元

7月18日晚间,元隆雅图(002878)发布公告,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以下简称“北京证监局”)出具的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公告显示,2025年7月12日,元隆雅图披露公告,公司一名在职销售人员涉嫌通过伪造公司客户公章、销售合同等方式,虚构销售业务,相关合同分别

2025-07-19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