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换一下食用油,心血管变好!一表梳理如何选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3 15:10:00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使用不同食用油,对心血管健康及死亡风险有明显影响。


菜籽油、橄榄油、花生油、葵花油、调和油……十余种油摆满超市货架,到底哪种更健康?一起来了解↓


换一下食用油,心血管变好


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的研究,对221054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33年的跟踪调查,分析黄油(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摄入是否与全因死亡率、癌症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相关。



研究结果发现:


黄油摄入多增加死亡风险。与吃黄油最少的人比,吃黄油(动物油)最多的总死亡风险增加了15%。


植物油摄入多减少死亡风险。与吃植物油最少的人相比,吃植物油最多的总死亡风险降低了16%,癌症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也有所降低。


菜籽油、大豆油和橄榄油的摄入量增加与总死亡率的降低有显著关联。如每天多吃5克菜籽油,总死亡风险降低15%,大豆油为6%,橄榄油为8%。


植物油替换黄油,死亡风险降低。用植物油(尤其是菜籽油、大豆油和橄榄油)替换黄油,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如用等量植物油替换10克/天黄油,预计可使总死亡风险降低17%,癌症死亡风险降低17%。


到底什么样的油更健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好油有三个要素:相对合理的脂肪酸组成;有丰富的营养伴随物,比如维生素E;没有或极少存在有害物质。


中国注册营养师郑飞飞表示,烹调油里99%以上的成分都是脂肪,脂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上。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多见于肥肉、全脂奶、乳酪、椰子油、棕榈油)、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芥酸(多见于菜籽油)、油酸(多见于橄榄油、茶油)。

  •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多见于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α-亚麻酸(多见于亚麻籽油、紫苏油)、花生四烯酸等。


从营养学上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多的油相对更健康:


  • 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 多不饱和脂肪酸能调节胆固醇水平,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脂肪摄入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要在10%以下,反式脂肪酸不得超过1%,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比例在4∶1~6∶1比较健康,至于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好还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好,尚无一致结论。


吃油要根据优劣换着吃


赣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曾炜建议,少吃猪油、牛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可适当吃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尽量选择菜籽油、橄榄油、茶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并勤更换品种。


郑飞飞表示,不同油脂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不同油耐热性不一样,适合烹调方法不同,可以通过一张图表了解。



除了换着食用油吃,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购买正规食用油


选择正规工厂生产的,不要用小作坊的土榨油或家庭自榨油。


  • 控制摄入量


用标有刻度的油壶,以便按照每人每天烹调油25~30克来控制用量。比如一家三口,一天的食用油总量为75克,将其合理分配在一日三餐中即可。


  • 注意保存方式


食用油开封后容易氧化,建议买1~1.5升的小包装油,打开后一个月内吃完,除非家里人多,否则不建议买五六升的大桶油。最好用深色玻璃容器分装,并保证密封,避免阳光照射,远离热源。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生命时报微信

相关文章

开创多元协同治理格局 促进人工智能安全有序发展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国务院近日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六大重点行动和八项基础支撑促进技术与应用“双向赋能”。《意见》推动AI深度融入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积极规划

2025-08-29 09:43:00

跟风炒作ST股无异于“火中取栗”

近日,A股交投活跃度提升,在炒作资金推动下,一些ST(风险警示)股吸引一批又一批投资者跟风买入,其中甚至包含一些已经锁定退市的股票。ST股本身是一些内控存在问题或者基本面恶化的公司,如连续亏损、经营困难、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等,尤其是被实施*ST(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可能已经“病入膏肓”,投资价值存疑,

2025-08-29 07:47:00

多家银行紧急提醒:信用卡资金炒股,后果“很严重”

中新经纬8月24日电 (魏薇)近日,上证指数连续攀升,刷新近十年新高,居民入市的热情有所回升。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公告重申,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股票、基金等投资理财领域,还有银行对信用卡预借现金的使用升级了监管措施。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重申信用卡使用规则,意在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积聚金融风险。投资者需理

2025-08-24 09:42:00

安徽被归类为防控Ⅱ类地区!

霍邱发布2025-08-15 08:21:58近期基孔肯雅热在多地点状散发安徽省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类地区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贯彻多病同防策略,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

2025-08-15 10:19:00

重庆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这些地区注意防范!

重庆市气象台 重庆市水利局和重庆市气象局8月11日9时联合发布小流域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8月11日09时-15时,22个区县部分乡镇有小流域山洪灾害气象风险。其余区县也可能因局地短时强降雨引发小流域山洪灾害。请相关区县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注意做好防范工作。风险很高:垫江、渝北。风

2025-08-11 11:04:00

五大风险需警惕!南阳市疾控中心发布暑期健康提醒

【来源:南都晨报】最近一段时间,我市持续高温。日前,市疾控中心发布暑期健康提醒,提醒市民重点关注食源性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和溺水风险,切实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以微生物感染最为常见,误食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导致的中毒也

2025-07-11 12:08:00

夏季多雨,这些安全隐患要留意(服务窗·夏季安全指南)

  夏季多雨,虽然带来清凉,但也暗藏多重健康与安全风险。  蹚水后突发高烧、小腿红肿,可能是感染了“丹毒”;校园内外积水,暗藏溺水危机,老旧校舍存在垮塌风险;山洪、内涝等可能带来险情……面对这些潜在风险,科学防范与系统应对至关重要。  个人健康  当心蹚水染“丹毒”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

2025-07-08 17:32:00

水果中的糖分不会增加龋齿风险

来源:扬子晚报【#水果中的糖分不会增加龋齿风险#】#医生解读吃完山竹是否要漱口#吃完山竹要漱口吗?记者采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儿童口腔预防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沈红了解到,以食物来源区分,糖分可分为内源性糖和外源性糖(游离糖)。其实只要不大量、高频地吃,水果中的糖分并不足以让牙齿增加

2025-07-03 2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