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甘肃生态环保行丨天祝县守护水资源 抢下绿树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7 20:53:00    

6月6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主题采访团来到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在祁连山东端海拔3000米的雪域高原,天祝犹如一座天然水塔,滋养着黄河与石羊河流域的万千生灵。

据了解,天祝县是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大通河、金强河)和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黄羊河、西营河、金塔河、大靖河、杂木河、古浪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依托独特的地理区位,持续强化水资源涵养,全县水资源总量12.91亿立方米,通过科学布局水利设施,现有小型水库8座、调蓄水池11座,总库容2240万立方米。

近年来,天祝县在水资源治理、保护与节约利用中书写着生态担当,让每滴水都承载着上下游共生的文明密码。

规划治理并举 守护水生态安全

虽然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配置不优,对此,天祝县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指标,合理配置生活、农业、工业和河道外生态环境等方面用水,将水权分配到灌区、乡镇、村组、用水户,健全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坚持“四水四定”,严格落实下达的用水总量管控指标,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加强取水许可、地下水开采和用水计量监管,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另外,谋划实施“引水上山”工程,加快实施南阳山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供水保障工程、松山抗旱应急德吉水库工程、南阳山生态移民区灌溉应急供水等重点水利工程。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着力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矛盾和“卡脖子旱”问题,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修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等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天祝的治水智慧更体现在全流域的系统治理中。据县水务局党组成员、河湖中心主任拉宝库介绍,天祝以河湖长制为有力抓手,创新推行河湖长履职“五步工作法”(一看水、二查牌、三巡河、四访民、五落实),让河湖治理有章可循、责任到人。8条河流通过健康评价,金强河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大通河天祝段、冰沟河美丽幸福河湖建设通过市级评价,天祝县在2022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连续6年考核为优秀等次。

同时,该县纵深推进取用水全过程监管,对55眼机井实施台账化管理,防止地下水超采。推动水行政执法关口前移,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50次,水事秩序不断向好。

作为祁连山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石羊河、金强河等河流的发源地,天祝县近年来通过系统治理、科学调配和跨区域协作,不仅实现了县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更向下游民勤、凉州等地区年均输送优质水资源2.3亿立方米,为河西走廊绿洲生存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关键支撑。

曾经因缺水而濒临消失的青土湖,在天祝县输送的生态水量补给下,水域面积逐渐扩大,周边的沙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我们每节约一方水,下游的青土湖就多一分生机。”拉宝库的话道出了上下游的共生逻辑。

巡察整改攻坚 让河谷重新焕发生机

距离武威市区近40公里、祁连山东端的冰沟河,汇聚了祁连冰川的壮丽、阿尼岗嘎尔雪山的巍峨、柴尔龙海天池的秀美、尼美拉大峡谷的险峻,以及马兰花大草原的辽阔,“一日过三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还有弘化牧场的宁静、原始森林的神秘以及高山草甸的恬淡,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

然而,这片人间仙境也曾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受气候变化、超载放牧、局部矿产开发等多重因素影响,冰沟河区域的生态系统一度亮起红灯: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局部水源涵养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为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近年来,天祝县将冰沟河的生态治理作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认真梳理各类问题,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部门和整改标准,靠实工作责任,确保生态治理整治整改工作全面落实。与此同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生态治理提供坚实政策保障。

为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天祝县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对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坚决说“不”。加强冰沟河建设项目监管,确保各项建设活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投资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站,对冰沟河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后的中水全部用于生态停车场绿化,实现污水“零排放”。同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河湖长定期巡河湖,及时发现和解决河湖生态问题,开展河道清淤、垃圾清理等专项行动,让冰沟河焕发勃勃生机。

如今的冰沟河,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雪豹、马鹿等珍稀物种重现山林,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冰沟河更是凭借卓越的生态保护实践与创新性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获评“2025生态文旅发展典范”称号,成为甘肃省生态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上游新闻记者 夏洪波

相关文章

中国气象局:2024年我国霾和沙尘天气继续减少

这两天,中国气象局发布《大气环境气象公报(2024年)》,显示2024年霾和沙尘天气继续减少,全国平均霾日数较2023年减少1.8天,沙尘天气过程较2023年减少3次。气象条件有利于PM2.5浓度降低。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18.7天,与近5年平均值相比,减少3.4天。全国出现6次大范

2025-07-22 12:20:00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研学活动开启,在历史场景中播撒爱国种子

7月5日,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向市民敞开了怀抱,“相约博物馆 快乐城市行”开馆主题研学活动同步启动。5日和6日短短两天,四支研学团队、120余名小学生、100多位学生家长通过实地探访、沉浸式互动与任务拓展等多元形式,让少年们了解长春历史,体验城市文化,增强家乡情感,为爱国主义教育

2025-07-07 14:15:00

全国文明村镇|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

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坐落于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西南25公里处,北依克尔伦河,南邻蒙古国边境。这片生态沃土植被覆盖率高达80%,近年来,凭借深入扎实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边疆乡村振兴进程中成绩斐然,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优秀范例。先后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嘎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5-06-17 18:06:00

东湖评论:抗洪精神是驱动支点建设的澎湃动能

6月12日,一场“弘扬三大精神”主题宣讲报告会在武汉市江汉区民族街道举办。宣讲中,生动的案例引领江汉区党员干部穿越时空,回到1998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现场。当龙王庙闸口面临决堤的生死关头,16名党员挺身而出,立下“誓与大堤共存亡”的铮铮誓言,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抗洪精神。当前

2025-06-16 02:35:00

车圈大事件!多家车企宣布

多家车企公开承诺,将支付账期统一到60天以内。6月10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此举旨在以切实行动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助力产业链良好协同发展。同一天,广汽集团发布关于供应商账期的郑重承诺称:“供应链体系的健康发展是保障产品高安全、高品质的基础。为此,广汽集团将一如既

2025-06-11 02:09:00

甘肃生态环保行丨天祝县守护水资源 抢下绿树荫

6月6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主题采访团来到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在祁连山东端海拔3000米的雪域高原,天祝犹如一座天然水塔,滋养着黄河与石羊河流域的万千生灵。据了解,天祝县是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大通河、金强河)和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黄羊河、西营

2025-06-07 20:53:00

【甘快看·2025甘肃生态环保行】走进祁牧乳业 探寻品质乳企背后的创新故事

新甘肃客户端6月5日讯(新甘肃客户端记者万及敏 年梦洁)今天下午,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走进甘肃传祁甘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探访这家日处理鲜奶能力达2400吨现代化乳企背后的创新故事。自2023年底投入运营以来,传祁甘味乳业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品质,吸引了国内外食品企业的广泛关注,为甘肃

2025-06-06 20:42:00

以文博会为启示,四维协同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精神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刚刚闭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以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吸引了2

2025-06-05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