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烧豆角家常做法(茄子烧豆角看饭店大厨怎么做)
2025-02-02 06:13:01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3 09:47:06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 ,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作为节日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又称“踏秋”,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重阳节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与三月初三日的“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小编精选几首历史上名人的关于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词和大家一起欣赏!
【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这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赏析】
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前两句说重阳刚登高完毕,小重阳又再来饮酒赏菊。后两句说菊花为何这样命苦,遇到两次重阳,遭到两次采摘。实际是借菊花联想自己遭馋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蕴深远。
【赏析】: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杜牧感慨万千,遂作此诗。诗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来排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赏析】
关汉卿的这首《沉醉东风》,虽仅寥寥数语,但却描绘出一幅凄清孤冷的重阳画卷。雁影稀疏、月色清冷,就连山形也孤苦消瘦,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心中愁绪万千,想着有谁能与我载酒共醉呢?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了千古名句,这首词,以“愁”做基调,做眼,做开篇,后文自然就应该比较细致地在“愁”字上做诠释了。“瑞脑销金兽,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夜深至此,情深至此,只是重阳,只是佳节,“销”极尽时间的漫长,它不是消失,而是销毁,是许多美好的时光被破坏而损失殆尽,连回忆都破碎了,这是怎样的心碎呢,又怎是一个“愁”字了得呢?而“凉”和“愁”又形成了一种感情和感觉上的对应。“东篱把酒黄昏后”是一种人物活动的描写,动态的,又仿佛是写意的,秋菊,落日,饮酒之人,空阔寥落的背景尽在其中,又夹杂上淡淡的菊香,酒香,飘渺的香气,似有似无,所以才令后边的“莫道不消魂”有了出处,有了附着。“黯乡魂,独相思,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相思就这样折磨得一个人瘦若伶仃了。
2025-02-02 06:13:01
2025-02-02 04:24:11
2025-02-02 03:38:39
2025-02-02 02:46:54
2025-02-02 00:48:30
2025-02-01 05:24:34
2025-02-01 03:52:28
2025-02-01 0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