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7:46:00    

在复旦大学《物理前沿导论》的课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绍黑洞吸积理论。这门由32位物理学科骨干教师轮流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论课程始于2024年,覆盖了物理学系所有研究领域,帮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概览学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尽管课程主要针对大一新生,但吸引了不少高年级学生跨级旁听。课后,23级物理学系本科生张子楠打算加入天体物理相关课题组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一场景,是复旦大学以系统性改革重塑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的缩影。2024年以来,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改革3.0,推出“相辉学堂”“AI大课”“思政大课”“X+AI”双学位项目等创新举措,推动学科交叉,以四个融通为标志,全面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淬炼“金课”,挤掉“水课”,开设交叉跨学科课程,建设大学分、高难度的本研荣誉课程体系,将通识课程、跨学科学程(微专业)覆盖本研全学段,是教育教学改革3.0的重要变革。

春季学期,化学系开出一门新课——《切问近思》。初听名字,有些深奥,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跨界实验场。课上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数据收集,通过文献调研整合知识、解决问题,提出创新想法。

两位本科生在李巧伟教授和纪季副教授指导下,把微流控技术用在晶态多孔材料合成上,目标直指化学实验创新大赛。在化学系,院士与中青年组成教学团队,将化学基础课《普通化学A》讲得有声有色,小班制“物理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新知。

数学科学学院推出数学英才班,创立“3+2”荣誉课程模式——每周3节课讲基础知识,2节课进行前沿研讨,开展小组讨论、前沿讲座、专题汇报、自主学习。在分析、代数、几何拓扑、应用数学四大系列,开出17门荣誉课程。“荣誉课程突出前沿性、拓展性、延伸性,让我们把知识‘嚼碎了再重组’”,23级数学直博生卞诗瑞说。

2024年起,学校推动AI赋能教育教学,推出116门AI课程,建成AI-BEST课程体系。生物学科6门AI课程入选学校首批“AI大课”,化学系的《人工智能化学计算模拟》是一门计算化学与AI结合的硬核课,而《人工智能在化学中的应用》则展示化学与AI结合的多元应用场景。

此外,学校基于AI-BEST课程体系,推出数、理、化、生、气五大学科的“X+AI”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教务处介绍,3.0版的教育教学改革标志之一是把“2+X”从本科扩展到本研全学段,在培养路径上实现“2+X+Y”的立体交叉的多元融通。这其中,“2”是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X”是多元发展路径,“Y”则专攻融合创新能力培养。复旦已打通本研选课间的壁垒,赋予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的权利和能力,本研学生同坐一个教室上课,将成为常态。

在复旦,科研实现前置,让本科生直通“学术深水区”。

21级物理学系本科生张宇泰大二进入科研导师课题组,在导师的带领下与研究生共同研究超对称理论。大三,他参与研究项目《DAHA和膜量子化:揭示量子场论中的代数结构》,不仅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本科生项目的资助,更让他有机会将理论与实际研究相结合。通过层层选拔,他加入中国优秀学生代表团,赴德国各高校和研究所进行访问学习,并参与了202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作为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3.0版的骨架,本研融通是将本硕博各学段作为“完整的有机体”通盘考虑。按照“目标逆推”思路,“一以贯之、各有侧重、持续进阶”,自上而下(top-down),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重塑本研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本研融通”全链条顶层设计。

化学系建设本硕博中心,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攻关课题,中心的老师会在课题申请、中期、结题各个环节把关,提出意见。在物理学系,本研课程体系在10多年前就一体打通,实现学分互认。数学、生物学依托2023年建成的国家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2024年校内也启动支持物理学、化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助推本科教育主体向本博融通转变。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长周期、全链条培养。要助力有潜力的学生形成科学志趣、发展优势特长、致力创新报国。学校将用2-3年的时间,以造就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学科专业调整为基座、本研招生联动为源头、培养体系和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为路径、管理体制机制调整为保障,全面革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说。

相关文章

从“黑洞”到“2+X+Y”,解密复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复旦大学《物理前沿导论》的课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绍黑洞吸积理论。这门由32位物理学科骨干教师轮流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论课程始于2024年,覆盖了物理学系所有研究领域,帮助学生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概览学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尽管课程主要针对大一新生,但吸引了不少高年级学生跨级旁听。课后,23级物理学

2025-05-03 17:46:00

“AI+兴趣”!宝龙街道夜校助力职工全面发展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宇峰 通讯员 池亦 陈文艳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总工会推出为期一个月的“AI赋能·心向未来”职工夜校项目,预计惠及职工近600人。据介绍,活动自4月14日至5月14日每周一至周四晚19:00-21:00持续开展,共设置了九场AI技能培训和五场手工兴趣课程,为职场人士搭

2025-04-30 11:22:00

校际交流促成长 携手共进谱新篇

阳光讯(记者 杨小娟 文/图)为深化跨区域教育合作,发挥名校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4月21日至23日,西安市雁塔区翠华路小学长大校区成功承办"华阴市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跟岗学习"活动。华阴市17名小学骨干教师通过专题研讨、课堂观摩、教研互动等形式,与翠华路小学教育团队共探教学创新,共绘教育

2025-04-27 19:33:00

患者补牙突然休克 竟是对漱口水过敏

社交媒体上,有关花粉过敏的讨论火热。近期,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过敏)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支玉香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方花粉过敏的人很少。每年春天,很多人在关注圆柏花粉过敏,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是全身的系统性疾病,所诱发的哮喘、心梗甚至死亡要远超大众认知。目前,全国设立专门变

2025-04-21 07:04:00

万华化学,真危险了?

来源:市场资讯万华化学(600309.SH),正“内忧外患”!4月14日晚间,万华化学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净利下滑22.49%,2025年一季度再下滑25.87%。业绩一出,次日股价又跌超5%,创近5年新低。到目前为止,万华化学自高位最大回撤已超61%。还有“关税战”阴

2025-04-16 21:10:00

太原五中探索跨学科项目学习新模式 开启全新破界之旅

  反串林黛玉演绎《葬花吟》,用微积分解读生活诗意,课堂开到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日前,在太原五中第八届“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价”活动上,展示了五中师生们用跨学科创意,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在戏剧艺术、AI技术、社会实践与各学科的碰撞中,摸索学习的新模式,开启全新的破界之旅。  反串黛玉 演绎

2025-04-16 06:37:00

2025,如何解好高等教育这道“综合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工作会观察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欣)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工作会在北京召开。380名学会理事、高校书记、校长齐聚于此,为教育强国建设建言献策。如何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2025年,高等教育向何处发力?记者采访了部分参会嘉宾。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人机协同育人新机制人工智能浪潮为高等教

2025-04-15 20:40:00

武汉将国家安全知识融入42科教学 推动相关课程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中职

“当代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等20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国家安全的哪些方面与化学有关?”热烈的讨论过后,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化学与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密切相关,比如治理大气污染、探索新能源等都需要化学。”“化学还能用于粮食增产,有利于粮食安全!”“化学与科技安全

2025-04-15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