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蒜”你厉害!山西医大研究:它是厨房里最便宜的“护肝法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5 12:21:00    

大蒜,这个厨房里不起眼的食材,常年扮演着调味配角的“重任”。吃面时嚼上几瓣,烤肉时配上几片,少了它,总感觉少了些灵魂的烟火气。

然而,就是这枚其貌不扬的蒜头,却被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证实:其中蕴含有26种活性成分,能精准作用于酒精肝的83个潜在治疗靶点。在实验条件下,其核心成分能显著加速酒精代谢,并显著抑制关键炎症因子水平。

难道餐桌上随手剥开的几瓣蒜,竟是对抗肝脏的“隐藏法宝”?

01大蒜护肝:科学机制初探

研究团队通过在实验条件下模拟酒精性肝损伤环境,并添加从大蒜中提取的活性成分,观察到这些成分能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

具体来说,酒精的侵袭会使肝脏中的核心解毒酶——酒精脱氢酶(ADH)活性显著降低,导致酒精代谢减慢、毒素堆积,同时还会刺激炎症因子大量释放,持续攻击肝细胞。

而大蒜中含有的槲皮素、Sobrol A等成分表现出良好的酒精代谢调节和抗炎潜力。研究显示,它们能够提升ADH活性,加速乙醇分解,同时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肝细胞所受的攻击与损伤。

(图/活性成分与炎症因子的分子对接结果)

不过,这些结论目前仍局限于细胞层面的机制研究。实验室环境与复杂的人体内部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不能简单等同于“吃蒜就能治肝病”。

02依靠日常吃大蒜,能起到护肝作用吗?

答案是,很难达到有效剂量。

首先,实验使用的是高纯度提取物而非普通大蒜,普通人如果依靠吃生蒜来补充,日常烹饪和胃酸等因素都会导致吸收率折损。根据人体代谢研究,天然大蒜中的大蒜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普遍低于10%,若想靠吃大蒜实现护肝,恐怕得做好把它当饭吃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大蒜也并非人人皆宜,其中的含硫化合物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刺激性,大量生吃容易引发胃灼热、胃痛等不适,对本身肠胃敏感或已有胃部疾病的人群来说,反而可能加重负担。

尽管存在这些现实瓶颈,科学界对肝脏保护机制的探索从未止步。正如大蒜成分研究为我们指明了天然活性成分的价值,目前也确实有更成熟、更高效的护肝方案进入了应用视野。

例如采用现代科技提纯、科学复配的护肝品,聚焦酒精代谢和抗炎通路精准干预的“倍-清-肝”,便是代表性方向之一。

该方案以韩国仁济大学与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为基础,明确提出了以“二氢杨梅素+四氢姜黄素”为核心的黄金组合。与大蒜素类似,二氢杨梅素可加速酒精分解、减轻肝脏负担,但其稳定性更高,无需担心高温烹煮或胃酸破坏,且每日仅需少量摄入即可起效。

第三军医大学的临床研究显示,受试者在干预后,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核心指标AST、ALT分别下降了38%和25%。

而复配的四氢姜黄素则瞄准炎症反应的“核心信号通路”,从源头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不论是对酒精引发的急性损伤,还是熬夜、高脂饮食导致的慢性炎症,都能实现更深入的控制。

从市场反馈来看,此类成分清晰、机制明确的科研成果,也切实回应了当代人对健康管理的焦虑。“倍-清-肝”在京J东平台上线后,迅速吸引了大量来自江浙沪、珠三角地区金融、IT行业的消费者,评论区中“酒后不适感减轻”“体检数据好转”等实证类反馈占比超80%。

03理性看待“食物神话”,科学养护才是根本

当下,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被夸大功效的“食物神话”,从“花椒消炎”到“洋葱抗老”,仿佛吃对一样东西就能包治百病。但国家卫健委曾多次强调,真正有益健康的,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的整体生活方式,而非盲目迷信单一食物。

我们不应该否定天然成分的价值,正如古人虽不知大蒜素,却总结出“蒜解百毒”的经验一般,现代科学的使命,正是将这些模糊的经验转化为清晰、可验证、能应用的成果。

护肝也不例外,既不能指望光靠吃某一种食物“逆转乾坤”,也不能忽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理性借助经过科学验证的辅助方式,或许才是对这个“沉默器官”最长情的守护。

来源:日照日报

相关文章

“蒜”你厉害!山西医大研究:它是厨房里最便宜的“护肝法宝”

大蒜,这个厨房里不起眼的食材,常年扮演着调味配角的“重任”。吃面时嚼上几瓣,烤肉时配上几片,少了它,总感觉少了些灵魂的烟火气。然而,就是这枚其貌不扬的蒜头,却被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证实:其中蕴含有26种活性成分,能精准作用于酒精肝的83个潜在治疗靶点。在实验条件下,其核心成分能显著加速酒精代谢,并显

2025-09-05 12:21:00

内蒙古一男子猛踩油门闯卡逃逸,躲进了……

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还是有人不以为然为逃避交警检查情急之下竟然借着酒劲大胆闯卡最终仍难逃法网近日,乌达交管大队在乌达区柳荫大道开展酒醉驾整治行动时,一名驾驶人在接受酒精检测时出现异常:酒检棒亮起红灯,显示其存在饮酒嫌疑。就在民警准备进一步核查时,该驾驶人突然猛踩油门闯卡逃逸!民警

2025-08-17 17:50:00

正海生物上半年净利近腰斩

中经记者 苏浩 卢志坤 北京报道(正海生物大楼公司官网/图)营销费用激增39%,却换不回业绩增长,这家医疗器械企业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近期,正海生物(300653.SZ)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14%至1.87亿元,而归母净利润为4648.57万元,同比大降45.97

2025-08-15 15:56:00

肝癌晚期绝处逢生!武汉专家“四联疗法”让巨大肿瘤完全灭活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马遥遥)男子检查发现肝脏多发巨大肝癌,同时肿瘤侵犯门静脉大血管形成癌栓,由于发现太晚丧失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肝胆胰外科为患者制定了晚期肝癌“四联疗法”,通过介入治疗使病灶完全灭活,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肝胆胰外科李凯主任为患

2025-07-16 16:04:00

可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这种鞋不要长期穿

夏天到了,洞洞鞋因其颜值高、柔软、舒适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出镜率”越来越高。但如果穿着不当,“网红鞋”也可能导致脚部更易受真菌感染,产生“崴脚”等运动损伤,对儿童也可能导致足部发育不良。“洞洞鞋虽然有很多洞,但设计上仍有很强的包裹性,其实并不透气。”在广州市皮肤病医院,真菌专病门诊负责人高爱莉为

2025-06-30 14:24:00

一到夏季“战痘”忙?专家提醒:皮肤正常“呼吸”很重要

杭州6月20日电(张煜欢 吴煜 陈岩明)为什么很多人在夏季更容易长痘?夏季一到,气温逐渐升高,有些人怕汗水把妆弄花,在炎热天气下层层补妆,以保持长期妆效,不少人则习惯外涂倍数较高的防晒霜。浙江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罗宏宾表示,从医学角度来看,夏季皮肤本身就容易出汗出油,化妆品残留会堵塞毛孔,导致痘

2025-06-21 11:14:00

华理团队,找到促进“断骨再生”的秘诀

骨头断了,还能再长出来吗?可以。但骨本身的“自愈力”相当有限,断口超过1毫米就无法自己长好。如何找到一种让骨头加速生长的“催化剂”呢?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目前已知成骨能力最强的生长因子,将其负载于骨修复材料上,能有效促进断骨再生。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院士团队经过20余年产学研协同攻关,找到

2025-05-20 11:06:00

花椒煮水加醋祛湿气?奶奶上偏方泡手,孙子双手溃烂流水

5月6日(报道),湖北武汉,花椒煮水加醋祛湿气?5岁男孩手脚长出小水泡,奶奶上偏方给孙子泡手,尽管孙子疼得直往后躲奶奶劝劝他再忍忍,还将大蒜片在水疱上反复摩擦,最终导致小孙子双手溃烂、流水!就医时候诊家长惊呼:又是醋、花椒,还有大蒜,您这偏方像是做泡椒凤爪!

2025-05-07 1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