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联动机制形成合力,数据归集全程追溯,济南创新监管体系护航650亿元交通投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18:03:00    

7月的济南,骄阳似火,但质安监督的脚步从未停歇。航天大道穿黄隧道深基坑内,他们如坚韧的行者,俯身检查支撑结构;京台高速改扩建项目上,他们顶着烈日,在钢筋与模板间穿梭,汗水在地面砸出深色印记;轨道交通盾构施工现场,面对机器散发的高温,他们手持检测工具,细致排查每一处细节。他们以“专业、专注、奉献”筑起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的防线,让每一项工程都成为经得起岁月打磨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2025年是济南项目提升年,全市179个交通重点项目、650亿元投资的背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质量安全监管挑战。“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和穿黄隧道年内通车,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主任胡振虎表示,面对体量庞大、技术复杂的工程集群,市交通质安中心以“大监督”格局破题,交出了一份创新监管的济南答卷。

“一盘棋”思维: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传统的质监模式面临资源分散、信息割裂的困境。济南的破局之道,是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内外协同的“大监督”体系。

市区两级打破壁垒,实现监督力量的重构。市级层面建立“处室+执法+事业中心+质监”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检查,发现并整改隐患,实现100%闭环管理,重点隐患挂牌督办。商河县将综合管廊工程接入县纪委监委“数字化”监督平台,实施靶向精准监督;济南高新区创新建立“管委会-规划建设部-街道办-企业”四级监督链条,实现“融合贯通、协同发力”。

“质监+专家”互补模式成为技术支撑的关键。市交通质安中心联合行业专家会诊,针对重难点项目、技术,聚焦管理薄弱环节,协同开展现场监督。

“我们拿出看家本领,下足‘绣花’功夫,全力保障交通建设项目质量与安全。”市交通质安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攻坚核心技术标准:为“济南建造”注入硬实力

复杂地质与穿黄工程的技术挑战,倒逼标准创新。市交通质安中心以填补空白、破解难题为目标,打造技术硬支撑。

两项省级标准诞生于济南。该中心牵头编制的《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疏散平台技术规程》,不仅为全市6条地铁线、160余公里轨道交通工程提供了技术准绳,更填补了省内行业空白。针对泉水保护的特殊要求,《济南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地方规程相继出台,强化了从原材料验收到现场管控的全链条标准。

“1+445”工作体系成为监管新范式。在济菏高速改扩建现场,这套体系正发挥作用。“我们紧盯人员履约、起重机械、汛期安全等关键点,开展穿透式检查。”市交通质安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还组织“送知识、送技术、送检测”下沉活动,为济阳区县乡道路提供标志标线检测,联合历城区聚焦灰土路床施工企业开展培训交流会,把课堂搬到了工地一线。

数字赋能“慧监管”:从人海战术到智慧防线

鼠标轻点,工程检查隐患自动定位规范标准条款;屏幕切换,试验检测数据实时追踪——三个智慧平台构建起“云上质监”的最强大脑。

“慧监督”平台打通监管全流程。全市在建项目统一纳入,实现电子备案“零跑腿”。高速公路、轨道工程等五大领域300余类问题,从发现、派发到整改、复核均在线闭环。参建单位感叹:“过去跑断腿,现在一键达。”

“慧检测”平台紧盯质量生命线。公路、轨道、市政三大场景试验数据动态归集,视频监控试验室操作,上半年收集数据2万余份,实现试验数据可反馈、试验过程可追溯、数据质量问题可定责。

扬尘在线监管平台织密“环保网”。全市工地扬尘数据实时监控,视频全覆盖结合“无纸化”申报,让裸土未覆盖、车辆未冲洗等问题无处藏身,实现扬尘实时数据可监控、历史数据可追踪的目标。

匠心铸魂:创新基因融入血脉

监督不仅是管控,更是引领。市交通质安中心以“匠心文化”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人才与创新高地。

科技创新点燃攻坚引擎。“地下岩土协同中心”“路面结构研究中心”及“毕研超创新工作室”挂牌运行,聚焦工程痛难点攻关。目前,市交通质安中心已申报省级课题11项,获发明专利17项,发表论文10篇。针对频发的路面车辙病害,“青年突击队”现场调研编制的处治方案,成功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交通质监讲堂”重塑学习生态。变“被动听”为“主动讲”,职工从台下走到聚光灯下,分享技术心得。一线监督人员参加讲堂后立即驱车前往工程现场,他们表示:“懂了原理,之前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质量安全监督也更有准头。”

“建的是工程,树的是口碑。”胡振虎说,随着“大监督”格局的深化,市交通质安中心的监督水平正持续跃升;未来,中心将继续持创新之楫,在交通强国的壮阔航程中破浪前行。(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戴升宝)

相关文章

读懂济南|从“年味”到“常客”,“湖畔雨荷”续写济南新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王贝艺8月23日,焕新升级的“湖畔雨荷”灯组从大明湖畔正谊广场迁移至大明湖北岸钢琴广场,继续点亮。从去年寒冬初亮到今年初秋,这盏会 “眨眼” 的花灯从迎春灯会的一组装饰,蜕变为网红打卡地。“湖畔雨荷”可以说打开了另一扇让大家了解济南的窗口。从一组花灯到网红打卡地8月23日

2025-08-23 22:16:00

南昌西二绕昌北枢纽A匝道预计26日通车

备受关注的西二绕昌北枢纽A匝道工程已进入通车倒计时。8月18日,记者从西二绕昌北枢纽项目建设单位获悉,该匝道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剩余附属设施施工正加快推进,预计8月26日正式开放通行。届时,昌北枢纽的交通转换能力将显著提升,进一步优化我市高速公路网布局,为市民出行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昌北枢纽A

2025-08-20 10:46:00

报告丨2025“人工智能+”行业标杆案例荟萃

来源:AI芯天下前言:2025年,“人工智能 +”领域智能体应用呈现从工具赋能向系统重构的深刻转型。报告显示,智能体已深度融入制造、能源、医疗等核心场景,不仅实现了从数据感知到决策执行的闭环升级,更展现出虚实融合的创新模式、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以及生态级协同能力。作者 | 方文三图片来源 |网 络 这

2025-08-18 00:12:00

邓州古城街道开展“有矛盾纠纷 到综治中心”集中宣传日活动

为广泛开展社会治安风险防范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化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公众对综治中心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让“有矛盾纠纷就到综治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近日,古城街道开展以“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宣传展板前围满了咨询群众,综治中心

2025-08-16 07:54:00

汇川技术启动“下一代智能制造人才”联合培养倡议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深刻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智能制造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IT与OT融合催生全新机遇,自动化向数字化演进、单机智能向系统智能跃迁、制造执行向制造创新延伸。然而,高端人才结构性短缺、院校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等痛点,正制约着行业的突破与升级。为破解这一难题,2025年8月9日

2025-08-13 15:44:00

岭南荔枝跨洋记:保鲜技术护航 “东方爱情果”叩响全球市场

“像葡萄,但更甜更香!”华尔街分析师一边品尝晶莹剔透的果肉一边感叹道。从广东到纽约,广东的荔枝何以实现“从枝头鲜,到全球甜”?这得益于现代化的保鲜技术、物流与通关保障,以及一位位运送广东荔枝的“李善德们”。凌晨的湛江荔枝工厂灯火通明,陈智新凝视着流水线上鲜红的果实,对南方财经记者说:“我要让全世界看

2025-08-13 05:53:00

台风“杨柳”影响加大,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鉴于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对广东影响进一步加大,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省防总有关规定,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决定于8月12日11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省防总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层层压实责任,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按照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扎实做好台风防御各项

2025-08-12 16:52:00

济南地铁4号线启动全线动车调试

鲁网8月12日讯在完成分阶段、分区间动车调试工作后,近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迎来重要节点——全线动车调试全面启动。当前,基础功能基本实现,将为4号线在调试完成后实现全自动运行(FAO)的全部功能提供坚实保障,也将为后续为期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动车调试是地铁试运行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2025-08-12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