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率先建设!
2025-04-22 13:17: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3:17:00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市发改委积极探索,研究论证《西宁市零碳场景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园区、工厂、公共机构、景区、建筑五大零碳场景示范建设,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零碳场景建设经验,有效推动全社会各领域降碳理念、机制、技术等提升和创新,在碳中和先行先试中走在前作表率,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零碳场景建设。
西宁市作为青藏高原重要的中心城市,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开展了一系列的“双碳”落地探索活动,创新开展“碳积分”示范项目,建成全省首家虚拟电厂,成立全省首家国有独资碳资产管理机构——青海碳汇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运青海首个“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加速构建绿色智算核心集聚区,聚力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打造西北地区首个“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城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等。
全面推动产业变绿,开展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电解槽磷生铁浇铸及石墨化技术改造等一大批节能降碳改造项目落地,工业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被动局面得到扭转。立足西宁全省调节性电源中心城市定位优势,统筹大规模超超临界清洁高效煤电和新型储能建设。加快工业“智改数转”转型和绿色算电协同应用,以数字引领激发产业发展动力。通过实际实践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零碳场景建设是落实“双碳”战略的又一系统性创新举措。“建设零碳场景示范在西北地区是首创,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积极举措,是探索高原河谷城市减碳降碳的有效途径,对西宁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方案》论证会上,青海民族大学杨鑫光教授等专家充分肯定了零碳场景示范建设的意义。
“在场景建设类别选取方面,前期我们调研了西宁各类主体的发展实际和零碳建设基础,综合碳排放量大、或者核算基础较好、或者社会带动影响力大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初期先以园区、工厂、公共机构、景区、建筑五类场景为主,开展零碳场景示范建设。”西宁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道。
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是西宁市碳排放的绝对主体,作为承担全市80%以上的关键领域,甘河、东川、南川等工业园区是我市完成碳达峰后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节约型机关、绿色细胞、无废细胞等亮点工作在西宁市公共机构中开展,公共机构的降碳理念和管理基础较好。景区和建筑(商业综合体等)是公众接触面最广的领域,开展低碳零碳创建可引领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五类零碳场景建设的重点也各不相同:零碳园区和工厂以能源结构转型、碳排放绩效显著提升为目标;公共机构和建筑则关注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提升和人均碳排放强度;景区则更关注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低碳理念,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形成。五类零碳场景已覆盖西宁市未来零碳场景建设的重点领域,形成的经验可在全社会推广。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我国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低碳零碳建设转型需久久为功。
本次《方案》拟定的是2025年—2027年3年期行动计划,其中2025年建立完善全流程管理制度,各县区及市级行业部门结合实际各自推动1—3个零碳场景示范建设;2026年—2027年,扩大零碳场景示范建设规模,深化零碳场景示范建设内涵,3年内力争建成10—20个零碳场景示范。
西宁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我们鼓励各市级主管部门、各县区结合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省等有关标准自主制定相应零碳场景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示范主体范围。同时,对纳入市级零碳场景创建的,优先支持申报省级、国家级零碳主体。”
本报记者:张弘靓
编辑:文东萍
2025-04-22 13:17:00
2025-04-22 09:03:00
2025-04-22 09:02:00
2025-04-21 14:23:00
2025-04-21 08:26:00
2025-04-19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