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来了,徐汇机器人亮相稳定奔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8:24:00    

今天(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开跑,近20支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赛队参赛。赛事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相较于实验室中的短距离测试,此次比赛对参赛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适应性及续航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堪称一场大型的“极限压力测试”。

来自上海徐汇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明星企业青心意创携自主研发的Orca I人形机器人亮相赛场。Orca I此次参赛目标并非以奔跑竞技为主,而是将其视为一次“压力测试”——通过短时间迭代优化运动性能,并在标准化、公开公正的场景中验证技术的可靠性。

徐汇区相关产业负责人说,此次青心意创在马拉松赛场与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同台竞技,是中国科创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展现了上海科创企业奋力拼搏、争当上游的风采。徐汇区将继续大力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发挥平台优势,涌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的技术、项目和创新企业,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更多“核爆点”。

给机器人“穿上”设计防滑鞋垫

Orca Ⅰ在此次比赛过程中无故障、无摔倒,并在期间快速完成1次换电,用时仅2分钟,这是Orca I自对外公开亮相以来,第一次在实地上成功完成较长距离奔跑。

事实上,为响应赛事号召,团队在一个月内对机器人进行了针对性训练,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奔跑算法的稳定性与续航能力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在硬件方面,通过精简外壳结构、优化局部组件,硬件团队针对整机进行轻量化处理,实现整机减重4斤有余,以降低耗电、延长续航时间。在算法层面,技术团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快速迭代与测试,让机器人在稳定状态下实现变速、转向等动态行为。除此之外,为了增强与地面的摩擦力,提升奔跑稳定性,团队专门给Orca I“穿上”设计防滑鞋垫,以增强抓地力与抗冲击性能,确保户外复杂路面的稳定奔跑。

归功于赛前的训练与严密筹备,Orca I在正式比赛过程中实现稳定奔跑,全程无故障、无摔倒,以流畅的拟人步态和稳定的运动性能惊艳全场,展现了企业的深厚技术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Orca Ⅰ在终点展演环节仍成为全场焦点。其标志性的“水滴”面部设计配合全身关节联动控制,生动演绎了挥手、握手、热情问候等交互动作,吸引大量观众与媒体的驻足互动。这一场景恰如其分地展现了Orca系列的核心竞争力——以拟人化设计与多模态交互能力,无缝融入生活化场景。

打造国际首个人形机器人“生态矩阵”

青心意创由剑桥归国团队创立,其核心产品Orca I是全球少数能实现“拟人直膝”行走的机器人之一。不同于传统机器人僵硬的关节运动,Orca I可完成爬坡、原地转圈、跌倒自主恢复等高难度动作,动作流畅度接近人类。

创立伊始,青心意创团队就入驻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AI公园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在孵化器的支持下,从最初的4人扩展至三四十人规模,并迅速实现技术突破,技术迭代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完成新一轮融资、对接多笔技术商业化订单、开展产学研合作、基石科学家一对一指导、参与全球开发者大会、工博会等顶级论坛展会……青心意创在徐汇成长的短短一年多,已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全球舞台的快速成长。

青心意创生于徐汇、长于徐汇。青心意创企业负责人说,徐汇区科创环境、产业生态、营商服务等各方面优势显著,更有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带来的技术革新和算法优化助力。近年来,徐汇区高质量孵化器建设领跑全市,科创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持续集聚,为孵育前沿科技企业茁壮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沃土。

一方面,徐汇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底蕴深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与具身智能等前沿产业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更以充沛的算力资源优势和充足的人才支持为相关科技企业深度赋能。2024年,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产值近千亿元,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落地大模型企业370余家,实验室“书生通用大模型”、商汤科技“日日新大模型”、阶跃星辰“Step系列”、稀宇科技“MiniMax-abab”等四家上海基础模型均诞生在徐汇,目前已备案大模型达39个,市级占比约59%。

另一方面,徐汇成果转化、高质量孵化等环节高效协同,助力创新种子快速生根发芽。以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依托,挖掘高校院所优质成果项目,推动技术、项目、初创企业与孵化器、社会资本、产业资源开展深度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与落地。同时,大力布局高质量孵化器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孵化器体系,在全区六个科创街区中布局区级高质量孵化器20家,投入使用面积11.3万平方米,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模速空间、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已入选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占全市总量的1/4。

孵育青心意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就是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之一。孵化器聚焦人形机器人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关键共性技术,依托基石科学家为核心研发生态,汇聚本土头部企业为产业应用生态,打造国际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赛道的“生态矩阵”。当前,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技术仍处于“你追我赶”阶段,上海凭借孵化器的生态优势,相关技术研究已跻身全国领先阵营。

此外,徐汇区在政策端也不断发力,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科创街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高质量孵化器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产业政策,在技术创新、算力资源、语料数据、场景应用、融资服务等多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产学研对接、开放应用场景、人才培养和引入提供有力支持,全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科研土壤。

相关文章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经济一线周报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上半年外贸增速达16.5%东莞港务集团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2025年东莞人工智能软件开发奖励最高资助100万……一起来回顾一下上周东莞经济新闻吧!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东莞上半年外贸增速达16.5%黄埔海关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市进出口货物总值达7

2025-07-21 08:24:00

旬阳市关口镇 | 金色烤烟黄牛壮 人大代表齐力富民生

在旬阳市关口镇的田间地头,活跃着一群身着“红马甲”的人大代表。他们或穿梭于千亩烤烟田间,或奔走在兴旺的肉牛养殖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养殖户薛同普看着圈舍内膘肥体壮的牛群感慨:“多亏代表们帮我们对接技术、争取政策,养牛这路子越走越宽了!”代表带头 荒坡变身“金叶

2025-07-17 12:04:00

校地联动聚合力 协作赋能促发展——南开大学社会实践团走进金昌

为深入推进人才赋能工程和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探索校地联动赋能发展的新模式,近日,金昌市委组织部邀请南开大学范志金教授一行深入金昌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金昌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蓄势赋能。△南开大学社会实践团在金昌市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范志金教授师生团先后赴金昌市农艺研究院组繁中心、

2025-07-16 15:10:00

新疆有色金属产业深加工基地揭牌

7月12日,新疆有色金属产业深加工基地揭牌暨25万吨/年铜杆投料生产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低氧光亮铜杆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通信光缆、精密仪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产后可满足全疆线缆企业前端原材料需求。依托该项目,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加速整合铜产业链版图,从有色金属采选冶向精深加工

2025-07-13 08:08:00

动力电池企业账期达255天远超整车 行业“超长账期”顽疾待解

中经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多家车企承诺“60 天账期”后,兑现情况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公开信息显示,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2025-07-12 04:47:00

中国援助的孟加拉国首个机器人康复中心启用

新华社达卡7月11日电(记者孙楠)中国援助的孟加拉国首个机器人康复中心10日在孟首都达卡启动试点运行,旨在为孟加拉国患者提供精准高效、技术驱动的康复治疗服务。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新闻办公室9日发表声明说,从技术层面看,该中心将成为该国最先进的机器人康复机构之一。据介绍,该中心设立在孟加拉国医科大

2025-07-11 18:27:00

元萝卜首登联合国舞台,展出下棋机器人获多国媒体关注

2025年7月8日,在联合国主导的全球人工智能向善大会(AI for Good)上,知名AI机器人品牌元萝卜总裁Mark Ma登上活动论坛,发表题为 《受国际象棋启发的人工智能如何增强人类学习能力》的专题演讲,向世界展示中国原创AI技术的智慧与温度。这不仅是元萝卜首次亮相如此高规格的全球性联合国平台

2025-07-11 00:04:00

回购,正在逼“死”一部分医疗企业

文 | vb动脉网一年前,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篇《对目前创投行业投资条款的一些看法》,将“回购”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与之相关的讨论一直层出不穷。而就在行业争论谁对谁错的时候,一部分医疗企业已经因为“回购”率先成为了牺牲品。近日,由复旦女科学家曹跃琼掌舵的生命科学老牌企

2025-07-10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