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走进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记录护士们的日常——以专业与热忱诠释护理使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0:25:00    

编者按

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

在大众固有的认知里,护士常被定义为医疗体系中的“辅助者”,身影穿梭于病房,重复着“打针发药”的基础工作。但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当下,他们早已突破传统角色的边界。如今,护士不仅将基础护理做到极致,更以专科护士、危重症护理专家等多元身份,凭借专业的评估能力、精准的应急处置和持续的健康管理,深度嵌入疾病诊疗的全链条,成为守护生命健康的关键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致敬那些平凡又伟大的“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护士们。

急诊室里与死神分秒竞速、ICU中昼夜坚守生命防线、置管操作追求毫厘不差、康复护理倾注细致入微的关怀……护士节前夕,记者走进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深入急诊科、神经内科、置管中心、重症医学科、普外二科,记录他们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热忱,诠释“白衣天使”的使命与担当。

分秒必争

急诊室的“生死时速”

“120马上到,昏迷患者,准备抢救!”急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划破急诊大厅的宁静。急诊科护士长吴影迅速带领团队冲向患者,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一系列抢救操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这里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表,越是节假日、深夜、饭点,越是忙碌异常。一名护士的微信步数记录显示,高峰时一天能走3万多步,穿梭于15张病床之间,处理胸痛、卒中、创伤等各种急危重症。

急诊护士的“快”是基本功。接诊120患者、分诊、处置,每个环节都要求迅速精准。“比如中毒患者,6小时内必须洗胃,24小时内要做血液灌流,耽误一分钟都可能影响预后。”吴影回忆,曾有两名药物中毒的年轻患者被送来时已昏迷,没有家属,护士们精准处置、全程推担架、陪同检查、处理呕吐物,最终,经过团队彻夜奋战,两名年轻人转危为安。

工作至今30余载,吴影一直坚守急诊一线。在急诊科,经验丰富的护士是护理工作的“定心丸”。她说,老护士的观察力有时堪比仪器。“比如脑出血患者,还没做CT,我们就能从患者的鼾声和呕吐的方式等方面,大概推断出是梗塞还是出血,结果常和检查一致。”她常对新入职的年轻护士说:“急诊又苦又累,但每抢救回一条生命,你都会懂得这份职业的意义。”

无声战场

重症医学科的生死博弈

推开重症医学科的大门,监护仪急促的警报声、呼吸机规律的运转声此起彼伏,交织出紧张而凝重的氛围。在这里,每一位护士都是患者与死神博弈时最后的坚实壁垒。

ICU的护理工作以“床旁守护”为核心理念。病情危重的患者实行“一对一”特级护理,护士需寸步不离守在床边,哪怕是用餐、如厕这样的日常需求,都要细致完成工作交接;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则采用“一对二”看护模式。

在这个科室里,男护士的占比超过半数。“要给体重200斤的患者翻身,几个女护士合力都很吃力,男护士自然就成了中坚力量。”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冯伟称,除了对体力有着严苛要求,ICU护士更需具备卓越的专业判断能力。医生通常会给出治疗与监测目标用药剂量区间,比如“每小时泵药1—5毫升”,而具体的用药剂量,全凭护士依据患者实时病情动态调整,这要求他们既精通护理实操,又深谙医学病理。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使得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几乎成了大家的‘职业烙印’。”作为科室“元老”,56岁的冯伟已在此坚守18载春秋。“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保证重症患者安全,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冯伟坦言,尽管多次有调离岗位的机会,但内心始终眷恋这里。

毫米级精准

静脉置管中的“生命通路”

铺巾消毒、血管评估、导管置入……每一个步骤都在严谨的无菌操作下进行。在B超的实时引导中,静脉置管中心护士长袁滨眼神专注,手法稳健,将60厘米的细长导管沿着患者右上臂静脉,精准推送至上腔静脉预定位置,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仅耗时半小时。

“精准完成穿刺,保障药物安全输注,彻底消除患者反复扎针的痛苦,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职业荣光。”袁滨话语中满是坚定。在她看来,专业性是团队的立身之本。中心构建起门诊、病房与患者间的“枢纽式”联动机制,每一次沟通、每一项指导都饱含专业考量,为住院及居家患者提供全流程、标准化的导管维护服务,用专业匠心实现“一管到底”的承诺。

作为市级医院的创新先锋,中心率先应用EKG定位技术。这项PICC置管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心电图中P波变化,在术中就能精准定位导管尖端。这背后,是护士团队一次次的技术钻研与经验沉淀。新技术的应用,将导管异位、血栓发生率从40%—60%大幅降至10%。“新技术不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更大大降低了身体损伤风险。”袁滨介绍时,言语间透露着对专业技术的自信。

团队提出的“黏性护理”模式,更是匠心独运。通过系统培训体系,持续强化护士的专业能力,激励技术创新;以匠人般的执着与专注,从每一次导管维护、每一个沟通细节入手,提升患者信任度。每例导管调整案例都建立详细档案,团队深入研究,研发出个性化预判标准,让护理技术精准贴合临床需求,用专业与匠心,守护每一条生命通路。

以心换心

病房里的微光与新生

在神经内科病房,护理工作犹如精密的仪器校准,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操作都精准且饱含温度。神经内一科护士长王琇莹介绍:“我们科室的患者多为高龄卧床、偏瘫失语群体,基础护理不仅强度大,更需要极致的耐心与专业。”从口腔清洁到防压疮护理,从吞咽训练到康复指导,每一处细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为脑卒中救治的前沿阵地,“时间就是大脑”在这里是分秒必争的准则。前几日,一位突发脑梗的患者被紧急送医,护士团队凭借高度的专业素养和紧密配合,仅用8分钟便完成溶栓前的全部准备工作。“抢救每提速一秒,患者的康复就多一分可能。”王琇莹说道。为延续这份希望,科室建立3个医患微信群,护士们化身“全天候守护者”,为出院患者提供持续康复指导。团队还定期上门进行居家护理,从环境改造建议到照顾者培训,全方位助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在普外二科,护理团队将专业技术与优质服务深度融合。为帮助患者理解医疗知识,科室精心制作科普视频,以直观生动的方式替代枯燥讲解。普外二科护士长孙昳萍称,围手术期护理是这里的一大亮点,从术前心理疏导到术后疼痛管理,从血栓预防指导到个性化饮食建议,每个环节都践行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曾有位百岁老人术后情绪低落,护士们轮流陪伴,读报聊天、定制营养餐,让老人感动不已:“你们比亲人还贴心!”

相关阅读

走进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专业与温度并重,“四大维度”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樊华/文 主任记者:李浩/摄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

减重“长征”贵在坚持 科学认知告别焦虑

“体重管理年”活动持续开展、“三减三健”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健康体重成为大众健康共识。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减重门诊专家如何看待减重药物?到底哪种程度的肥胖需要医疗干预?近日,《中国公众健康减重认知与科

2025-08-11 10:23:00

疫情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基孔肯雅热有后遗症吗?

记者从广东省疾控局了解到,8月3日0时至8月9日24时,广东全省新增报告1387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为:佛山1212例,广州103例,湛江39例,清远6例,深圳、珠海各5例,中山4例,惠州3例,韶关、东莞各2例,汕头、江门、阳江、潮州、揭阳、云浮各1例。广东省疾控中心

2025-08-10 15:25:00

现磨咖啡、牛肉轻食餐,高铁上有位“贴心餐管家”

午餐时分,G997次高铁在赣南山野飞驰。5号餐车操作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华铁旅服公司餐饮乘务领班王娅囡,紧盯微波炉。“孜然鸡胸肉果蔬荞麦面”加热到60秒时,她精准取出餐盒,指尖轻触包装确认温度后双手递给旅客:“小心烫,揭膜慢些。”附上纸巾餐具包时,又不忘补一句:“有其他需要还可以扫码点餐,

2025-08-09 17:22:00

上海高中生出征机器人世界杯,火花学院点燃学生AI梦想

这个暑假,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卢高”)学生郑思诚、刘郡洁和葛子砚格外忙碌——这个月,他们作为上海学生的代表,奔赴2025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这是目前国际上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机器人赛事。三个普通的高中生,何以站在世界级的机器人比赛场上?他们中,有人在进入高中前甚

2025-07-28 06:04:00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强劲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沈阳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目标,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增加值同比增长10.5%,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取得积极进展。企业创新引领突破 重大项目支撑跃升

2025-07-26 09:26:00

Z世代艺术生携国际队友解码桐乡蓝印花布,为老手艺吸粉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珍珍 李琳 陆佳 记者 黄葆青这个暑期,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一支00后艺术生实践团队走进桐乡,在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结束之后,交出了一份如何传承桐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暑假作业。师生们携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邀请外国学子共同参与,在桐乡开启了一场深度融合调研、体

2025-07-25 19:13:00

应对持续高温 驻马店正骨医院组织热射病急救护理培训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王静近日,我市持续高温,酷热难耐。为积极应对可能增多的热射病患者,7 月25日,驻马店正骨医院组织了一场热射病患者急救及护理要点的培训活动,全院护理人员踊跃参与。据了解,热射病作为重度中暑的最严重类型,发病时患者核心温度急剧升高40℃以上,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高

2025-07-25 11:17:00

绿园区林园街道成立“合园联盟”

绿园区林园街道启动“合园联心聚合力 五社联动促发展”社区治理项目,引入社会各阶层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在“合园联心聚合力 五社联动促发展”社区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辖区商家与林园街道各社区签订《商居互助协议》,实施惠民服务计划。目前,共有49家单位和组织加入绿园区林园街道合园

2025-07-24 1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