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地降水持续 部分地区降温10℃以上
2025-08-28 20:54: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4:27:00
冷链技术赋能青海枸杞产业,产自柴达木盆地的头茬鲜枸杞,正快速抵达江浙沪等地客户手中。8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获悉,作为青海枸杞主产地的海西州,今年预计鲜果总产量达40万吨,目前已累计销售400余吨。
鲜枸杞“千里奔袭”的第一步是保鲜。在都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快速剔除着运来的残果,将品相完好的枸杞倒入无源预冷仓。随着设备启动,仓内温度稳定在适宜区间,精准锁住了果肉的清甜与水分。
为破解鲜枸杞远距离运输保鲜难的痛点,都兰县引进国内唯一一家参与冷链国家标准制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精尖移动冷链设备制造企业——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企业在精准控温、高效制冷、无源预冷等方面的核心优势,都兰县为鲜枸杞量身定制“产地预冷+干线运输+终端配送”全程冷链方案,并以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专业冷藏保鲜仓库。目前,当地已布局冷链库4个、冷链货柜3个,还与相关企业签订每年100吨枸杞鲜果对外销售的战略合作协议,预计产值可达1000万元。
通过“产销衔接+物流保障”双轮驱动,都兰县已成功构建起36小时直达江浙沪的高效物流网络。截至目前,已有8.5吨头茬鲜枸杞历经采摘、预冷、分拣、冷链运输等环节,顺利抵达长三角市场,端上消费者的餐桌。
“2025年,我们计划将鲜枸杞销售量提升至200余吨,产值突破2000万元,让更多人尝到来自柴达木高原的新鲜滋味。”都兰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都兰县在鲜枸杞产销上的突破,是海西州整体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柴达木枸杞作为青海省十大特色产业之一,兼具生态、健康、富民多重价值,品牌价值达196.75亿元,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出口量占全省的90%以上,已成为海西州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核心支柱。
目前,海西州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基地,种植面积达43万亩,先后荣获“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更创下“海拔最高连片枸杞种植基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值得一提的是,海西州积极创新销售模式,去年试推出的鲜果直销模式,成功将641吨鲜枸杞送抵北京、上海等地,凭借优异的品质广受消费者青睐。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潘娟娟 吴予琴
编辑:曹茂山 责编:谢青玉 监制:陈悦
2025-08-28 20:54:00
2025-08-28 14:27:00
2025-08-22 10:01:00
2025-07-03 11:01:00
2025-06-13 13:34:00
2025-05-27 10:37:00
2025-05-24 02:54:00
2025-05-10 15: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