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劳模工匠跨企收徒,18名青年职工迎来“技能导师天团”
2025-04-13 18:11: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8:11:00
【来源:河北工人报】
“李红鸽是我们行业的技术大拿,因为不在一个企业,没有机会拜师学艺,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我要向师傅学习,成为师傅一样的劳模工匠。”4月8日,在石家庄市建设工会举办的“智慧路桥隧”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人才联培签约仪式上,石家庄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职工师悦皓高兴地说。
当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石家庄市道桥设施管护中心桥涵所所长李红鸽作为师傅,带领的徒弟涵盖石家庄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石家庄市道桥建设总公司、石家庄市住房开发建设集团、石家庄宏业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不同单位的年轻技术人才。
实行跨企业人才联培,是石家庄市建设工会发挥创新联盟作用,培养高技能人才,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创新实践。联盟自成立以来,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原来的单一创新工作室内部“名师带徒”模式,由“一师多徒”转化为“多师多徒”,由“单工种带徒”拓展为“多工种带徒”。通过劳模工匠交互传承技艺、培育人才,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人才支撑。
签约仪式上,联盟各成员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作为师傅,各单位的优秀青年作为徒弟,共同签署了《石家庄“智慧路桥隧”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了导师带徒、项目实践、技术攻关等各项合作机制。本次签约的5位师傅,都是来自不同企业的佼佼者,他们中既有全国劳模,又有省级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既有国家专利拥有者,又有科技大奖获得者。18名徒弟也是来自5家不同企业的优秀青年职工,通过这次人才联培活动,他们得到能够拜其他单位的优秀导师为师的难得机会,师徒携手,助力徒弟早日成为师傅那样的劳模工匠。
“‘智慧路桥隧’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人才联培签约,旨在打破企业壁垒,搭建人才互培平台,通过交叉联合,促进劳模工匠的精湛技艺走出本企业、本单位;通过联盟平台,传授给其他企业的优秀青年,培养更多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石家庄市建设工会相关负责人说,为避免“重签约轻落实”,联盟提出3项举措,即 : 制定师傅履职考核目标,明确带徒任务;徒弟针对技术短板主动研讨,形成“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定期开展成果评估,确保人才联培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据悉,石家庄“智慧路桥隧”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自2022年成立以来,队伍不断壮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截至目前,该联盟已有包含企业、高校在内的11个创新工作室,成员160余人,荣获河北省建设行业科技进步奖、河北省建筑业科学技术奖共计16项;取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共计28项;工程建设项目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河北省优秀市政工程、优秀维护工程等7项荣誉。联盟通过实施“六联双向”,激活了更多职工的创新动能。
■编辑:马娜
■责编:王书军
■监制:李建辉
■来源:河北工人报 记者/高超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2025-04-13 18:11:00
2025-04-10 22:15:00
2025-04-09 20:45:00
2025-04-08 22:16:00
2025-04-07 21:20:00
2025-04-07 20:31:00
2025-04-07 12:32:00
2025-04-06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