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丨坚定信心勇担使命 民营企业家分享强市建设故事
2025-05-22 18:37: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5:24:00
5月2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周和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暨京津冀智能制造产业交流活动在滨海高新区天开华苑科创园举办。本次活动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通过成果展示、企业家分享、专家报告等多维度形式,深度探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产业升级路径及产学研融合新模式,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周启动:科技教育筑基 青少年成创新“生力军”
据介绍,滨海新区科技周即日起至6月15日举办,围绕“科创+科普”,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展、产业政策解读、前沿技术分享及成果展示等活动。“此次活动是滨海新区科技周的主场活动。在科技周期间,我们将组织区内科技企业(科普基地)开放日,市民可以通过官方公众号预约参观,近距离接触‘硬核’科技成果。”滨海新区科协科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滨海新区现有16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约占全市数量的40%。新区支持科技型企业将科技创新资源科普化,持续推动科普基地建设,搭建各方交流平台,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共享。
“我们在科技周期间,将举办科技成果走近公众系列活动,大家可以走进智能工厂车间、科普基地等科技型企业。”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中表示,滨海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轮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天津市创新资源最丰富、创新氛围最活跃的区域。依托航天五院、航天神舟飞行器、中源协和等一批科技企业,打造了“筑梦天宫”“航天彩虹梦”“小细胞大未来”“津彩瞳行”等一批特色科普品牌。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科协以科技创新资源向教育领域深度转化为突破口,持续架设产学研教融合的“立交桥”。由区科协组建专家智库,向区教体局推荐42名涵盖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科技精英,作为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人选。“他们中有深耕科研一线的博士生导师,有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创新先锋,更有来自科技企业的工程师导师。有了这支‘硬核’队伍的加入,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滨海新区科协科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区科协将持续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学术交流:产学研协同发力 智能制造驶入“快车道”
“天津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成形,已建成4家国家级研发机构,聚集6家央企二级公司、10家外资世界500强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形成4条较为完善的产业子链条,覆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海洋装备领域。”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为大家介绍了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规划。他表示,当前,高新区正在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首位度,以新经济服务业为特色引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为重要支撑,同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布局“X”个新赛道,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在随后的高端装备产业论坛环节,天津重钢机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坤分享了制造业企业家深耕行业的实践经验,北京盘古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熀锋剖析了制造数字化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巨大效能。而天津大学连宾宾教授、河北工业大学魏强教授分别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制造业未来之路”为题,从学术前沿与产业趋势双维度,为智能制造发展指明方向。
同时,现场还展示了由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经过前期走访调研征集的全国多个高校和企业的科技成果,包括英赛迪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机械手、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3D打印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复杂架构金属零件的激光增材制造及高选择抛光等6项科技成果。
“当前,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这些成果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也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莹说。本次活动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契机,搭建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平台,为京津冀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智慧与力量。
2025-05-22 18:37:00
2025-05-22 16:23:00
2025-05-22 15:24:00
2025-05-22 14:33:00
2025-05-22 01:22:00
2025-05-21 19:16:00
2025-05-21 09:57:00
2025-05-21 0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