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OpenAI惊人内幕曝光,赶走奥特曼的PDF,是Ilya发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9:25:00    

WSJ记者的新书,再次曝出惊天大瓜:让奥特曼被赶走的两份关键PDF,出自Ilya和Muati!更惊人的是,事变发生后,Ilya由「功臣」变「罪人」,Murati当场倒戈,奥特曼完好无损全身而退。人性有多复杂,高手的手段有多高超,目瞪口呆的董事会成员,被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奥特曼宫斗事件的背后推手,果然是Ilya!

他发出的两份PDF,掀起了此后OpenAI的惊天巨浪。

奥特曼的3个谎言被戳穿后,Ilya找到Murati和董事会成员,策划了一场「政变」。

然而随后的事态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原以为干了件好事的Ilya,发现自己竟成为大家口中的「罪人」?

原以为自己在伸张正义、拯救公司于水火的董事会,居然被Murati挂出来,成为整个OpenAI的公敌?

而Murati在整个事件中360度的大转弯,以及最终的倒戈,就更是令人措手不及、惊掉下巴了。

最终,所有人出局,奥特曼笑到了最后。

最近,WSJ记者Keach Hagey的新书《The Optimist: Sam Altman, OpenAI, and the Race to Invent the Future》(乐观主义者:Sam Altman、OpenAI与开创未来的角逐),披露了当初事件的更多大瓜。

预计等5月20日出版后,还会有更多重磅猛料曝出。

奥特曼的3个谎言

事情要从奥特曼的谎言被戳穿说起。

2023年初,OpenAI的董事会发生了一次大震荡,最终只有6人留下。

这6人,分别是奥特曼、他的亲密盟友Brockman、联创Ilya Sutskever,以及三名独立董事Adam D'Angelo、Helen Toner和Tasha McCauley。

此时,奥特曼已经失去了几位董事会成员对他的信任。

那时的他,已经被发现接连撒了好几个谎!

第一个谎

本来,每个新产品发布前,都需要审查风险,OpenAI和微软已经设立了一个联合安全审查委员会。

2022年冬天的某次会议上,董事会正在权衡,该如何发布GPT-4的三项有争议的功能,此时奥特曼大手一挥表示:不必了,这三项都已获得委员会批准!

随后Toner就发现,奥特曼简直说谎不眨眼——这三项中,只有一项获得了批准。

而且,就连ChatGPT发布时,他们也并未得到通知。那时ChatGPT还是个「研究预览版」,但随后却成功席卷全球。

第二个谎

几乎在同一时间,又一件诡异的事发生了。

尚未正式发布的GPT-4测试版,居然在印度推出了,还是微软干的。

这是史上第一次,OpenAI的产品在没有联合安全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就公开发布了。而且,也没人通知OpenAI董事会。

一次长达6小时的董事会会议结束后,一名董事才在走廊里从OpenAI的员工那里听说了此事,而之前的6小时中,奥特曼和Brockman对此事只字未提。

第三个谎

然后,就是第三个谎被戳穿。

本来,2021年成立的OpenAI初创企业投资基金,应该由OpenAI管理的。

结果,有董事会成员忽然听说:基金的利润并没有流向OpenAI的投资者。他们感到大吃一惊。

随后他们发现:这支基金实际上居然是奥特曼个人拥有?!

OpenAI高管首先解释说,是出于税收考虑,后来又改口说,这是为了操作更快,而奥特曼并未从中获利。

擅长搅浑水的奥特曼,让Ilya忍无可忍

接下来的故事中,Ilya和Murati出场了。

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对于奥特曼的不满,已经是由来已久。

23年9月底,Ilya的行动开始了!

他给Toner发了一封邮件,询问她第二天是否有时间交谈,这极不寻常。在电话中,Ilya吞吞吐吐了好久,最后憋出一句话:「你应该多和Murati谈谈」。

Murati向Toner表示,奥特曼恶劣的管理风格,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问题。而且,Brockman名义上应该向Murati汇报,却时常绕过她,直接找奥特曼告状。

这些问题,Murati已经向奥特曼抱怨了好几个月,但奥特曼表示,我们谈话时应该带上HR,总之就是和稀泥。

发现大事不妙的Toner,去找Ilya详谈。Ilya承认——我已经无法再信任奥特曼了!

比如,他十分擅长煽动高级员工之间的内斗。21年,Ilya曾启动了一个团队,推进OpenAI的下一个研究方向,几个月后,另一研究员Jakub Pachocki也开始着手类似的项目。

两个团队最终合并,在Ilya把注意力转向AI安全后, Pachocki接管了团队。再后来,奥特曼把Pachocki提为研究总监,还私下向两人承诺,让他们领导公司的研究方向。

这件事直接导致了数月的生产力损失,让Ilya极为不满。他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联合董事会的力量,直接把奥特曼从CEO的位子上替换下来。

随后几周内,Ilya和Murati以及每位董事会成员保持了紧密的联系,终于有一天,奥特曼的又一个谎言,被当场戳穿!

当时,Toner发布了一篇批评OpenAI安全方法的论文,此举让奥特曼勃然大怒。他告诉Ilya,McCauley曾说Toner应该为此离开董事会。

当Ilya向McCauley转述这番话时,McCauley感到非常震惊——自己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奥特曼简直张口就来。

2023年11月6日,奥特曼在OpenAI的首届开发者大会上发表演讲,此时距离他被董事会解雇不到两周

两份PDF,Ilya和Murati揭穿奥特曼真面目

此前,Ilya和Murati一直在收集证据。

现在,他使用了Gmail的自动销毁邮件功能,向Toner、McCauley和D’Angelo发送了两份长篇PDF文件。

一份是关于奥特曼的,包含了数十个他涉嫌撒谎和其他恶劣行为的证据;另一份是关于Brockman的,集中在他的职场欺压行为上。

同时,Ilya警告:如果要行动,就要快。

于是,在2023年11月16日,一个周四的下午,Ilya和三名董事会成员登录了一个视频会议,投票决定解雇奥特曼。

同时被从董事会中移除的,还有Brockman。因为他们希望推举Murati担任临时CEO,但如果Brockman还在,她就不可能同意担任。

最终,奥特曼被票出局,Ilya以为心头大患已除。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董事会成员向Ilya坦言,他们一度以为他是奥特曼派来的间谍,搞的这一出,就是为了测试他们的忠诚度。

Murati竟成「叛徒」,Ilya目瞪口呆

巨变前夜,Murati接到了董事会成员的电话。他们通知她,第二天奥特曼将被解雇,她被邀请担任临时CEO。她表示同意。

不过她问道:你们告诉纳德拉了吗?毕竟微软CEO的合作承诺,对OpenAI至关重要。

答案当然是没有。最终他们决定,消息发布的最后一刻,由Murati告知微软。

2023年10月,Murati和奥特曼同台演讲

随后,全世界就得知了这个爆炸性新闻。

然而此后,事态却愈发控制不住了!

接下来,OpenAI的董事会和高管团队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越来越剑拔弩张。

Murati担心,董事会控不住场了,这会让OpenAI整个翻船。

于是关键时刻,Murati倒戈了!她联合其他高管,向董事会下了最后通牒——

给你们30分钟,要么解释解雇奥特曼的原因,要么就全体辞职;如果不同意,那高管团队将集体出走。

董事会成员面面相觑,傻眼了:提供奥特曼不当行为关键证据的,就是Murati你啊!

本来寄希望你能帮我们在找到新CEO期间,安抚员工情绪的,结果你却反将一军,带领群众对抗董事会?

最终,他们没有向大家透露Murati的行为。

而Ilya那边,情况更是大事不妙——忽然之间,他被群众认定为「历史的罪人」。

在奥特曼的支持者中,一种说法蔓延开来:整件事的罪魁祸首就是Ilya,是他策划了这场政变,源于对于Pachocki晋升的愤怒,而Toner也添了一把火。

对此,Ilya完全目瞪口呆,他原本以为,OpenAI员工会为他的行动欢呼雀跃。

风波延续到了周一早上,几乎全体员工签署了联名信,威胁如果不让奥特曼回归,他们就集体辞职。

签名者中,Murati和Ilya竟然也赫然在列。

毕竟,眼看着OpenAI已经乱成一盘散沙,大厦将倾之际,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奥特曼回归了。

当这段尘封往事被扒出,依旧让人感慨不已。

如今,Murati和Ilya已经带着一大波员工四散而去,各奔前程,分别拥有了估值90亿和300亿美元的公司。

至于OpenAI,剩下的又是什么呢?

参考资料:

https://www.wsj.com/tech/ai/the-real-story-behind-sam-altman-firing-from-openai-efd51a5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作者:Aeneas 好困,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在深圳,机器人入职有了“基本法”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钧政 通讯员 福小综 罗欢欢“机器人进入职场很快将是普遍现象,如何应对潜在的风险?”“见到政务机器人,老百姓凭什么信任他的服务,他的‘合法性’来源是什么?”“像管理我们同事一样管理政务机器人,‘法案’就顺了。”一石激起千层浪2025年3月17日,李晓明累趴了。作为深圳市福

2025-04-07 13:32:00

从“车库作坊”到“国高企业”,看这家深企逆袭之路

2013年在深圳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四个怀揣机器人梦想的年轻人挤在仅有的几台电脑前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12年过去了这支初创团队自主研发的四转四驱移动底盘技术已让3000余家合作伙伴受益曾经的“车库作坊”蜕变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本期《创新创业深圳人》一起认识煜禾森科技的创业团队从四位创始人怀揣梦想开始移

2025-04-06 10:50:00

全球连线|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中国是制造中心更是创新引擎

“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制造中心,更是全球创新引擎。”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日前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全球产业变革浪潮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将重塑本土产业格局,也为全球工业变革提供新动力。记者:李函林 邰思聪 袁亨瑞新

2025-04-04 16:52:00

新民教育观察|上海大学研究团队开展“善终”调查

如果逝者临终前对自己的身后安排与亲人的意愿相悖,该遵从谁的主张?对于临终者,家人要不要将真实的病情告知?高龄老人去世,传统的“喜丧”是否值得提倡?……清明来临之际,上海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程明明团队交出历时两年在上海完成的一项调查报告,主题为“探索中国的‘善终’:一项从家庭成员视角出发的定性研究”。要

2025-04-03 15:06:00

恒瑞医药任命冯佶为首席运营官,此前在阿斯利康工作20多年

恒瑞医药 视觉中国 资料图发布2024年财报不久的恒瑞医药官宣任命首席运营官,新高管此前在阿斯利康工作20多年。原总裁戴洪斌升任副董事长,或将协助董事长进行战略制定、战略投资及董事会的有关管理。4月2日,恒瑞医药(600276)宣布,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聘任冯佶为公司总经理(总裁),并由公司任命为

2025-04-02 22:25:00

少女“怀”了40多斤“宝宝”?湘雅三医院切除盆腹腔内巨大肿块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肖松舒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青春期学霸少女切除盆腹腔内一重达40多斤的巨大肿块。目前,女孩已于3月31日顺利出院。16岁的小刘,数月前开始感到腹部胀痛不适,随后腹胀症状越来越明显,自认为是长胖未予重视。近期除了腹胀日益严重之外,感觉呼吸也开始受限,严重影响到小刘的日常生活和学

2025-04-02 20:31:00

75支团队进入半决赛!“歌尔杯”第三届高校VR/AR挑战赛海选赛收官

来源:环球网 近日,“歌尔杯”第三届高校VR/AR挑战赛海选赛在各方瞩目中顺利落下帷幕。本届赛事共吸引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日本、英国等国家及地区的五十余所高校学生踊跃参与,参赛队伍增至300余支,在规模与影响力上再创新高。经过多轮专业评审的严格筛选,最终75支优秀队伍提交的作品脱颖而出,成功晋级

2025-04-02 18:05:00

有没有爱吃淡水鱼但又嫌弃土腥味的?这支团队找出了土腥味来源,还原舌尖美味

你爱吃淡水鱼吗?如果不爱,是否就是因为多刺和土腥味儿呢?“卡嗓子”的“无刺”难题,国内已有科研团队攻克;可去土腥味……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刘利平依稀记得,童年的时候,家乡河道里捞起的鲫鱼,清蒸的时候连姜丝都不用放。从事水产养殖领域研究后,他时常听人抱怨:现在的河鱼,土腥味重,“没了鱼味”。

2025-04-02 16: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