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产值超40亿元,规模占全国的20%——毕节天麻俏市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2:08:00    

8月20日,毕节市大方县核桃乡文坪村,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

山林间,务工群众挥着锄头,挖出一个个菌坑,再将菌材放入坑中,紧接着,布置密环菌,随后覆上腐质土、树叶,动作行云流水。

“现在是菌床培养,得趁着这几天的好天气把基础打牢,才能给天麻提供充足的营养。”基地负责人杨俊介绍道,“公司坚持采用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不施肥、不施农药,让天麻在最自然的环境中生长,这样种出的天麻品质更优,价值更高,更受市场欢迎。”

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不仅有天麻酒,还开发出天麻胶囊、天麻片、天麻面条等系列产品。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带动大方县安乐、小屯、长石、绿塘等20余个乡镇(街道)683户群众,建立天麻种植基地5.24万亩,户均可增收2.8万元。

“去年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是极具标志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顺利与俄罗斯达成合作,成功签下公司首笔天麻酒外贸订单,这笔订单价值1000万元。目前,我们正依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供货。”公司总经理文竟之称:“天麻酒能够成功进入俄罗斯市场,意义重大。这不仅是贵州天麻酒在出口方面实现的首次跨越,更让毕节的天麻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2024年,毕节天麻产业实现产值超40亿元,规模占全国的20%,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劲力量。

毕节天麻产业的崛起,绝非偶然。近年来,当地围绕天麻产业,将政策扶持与科技革新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连环策”。

在良种体系建设方面,毕节聚焦良好的生态资源,全力打造“天麻良种繁育中心”。全市天麻伴生菌生产企业总数达到21家,产能达6400万棒,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区。

“赫章通过与贵州中医药大学、省农科院等开展良种选育攻关,成功培育出‘血红天麻’新品种,天麻素含量更高。”赫章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据国药集团检测,新品种血红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为0.4%到1.2%之间,远高于《中国药典》标准值0.2%,且富含天麻胶、天麻肽等多种营养物质。”

在种植扩面提质上,毕节同样成绩斐然。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天麻种植面积达35.1万亩,打造出天麻万亩乡10个、千亩村23个,产业规模约占贵州省的60%,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形成了七星关、大方、赫章产业种植示范带,累计培育天麻经营主体1950家(含家庭农场)。

为了提升天麻产业的附加值,毕节在精深加工产能提升上狠下功夫,推动天麻加工从传统技术向集成创新迈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43家天麻加工企业,组建了天麻粉、中药饮片、天麻口服液、天麻酒、天麻饼等多条生产线,开发出康茶、养酒、药食、美妆等60个产品,天麻从单一的中药材,摇身一变成为多元化的健康消费品。

“品牌是毕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灵魂。”毕节市天麻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响毕节天麻名号,毕节精准聚焦策略规划、视觉设计、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运营体系五大维度,系统构建培育框架,全力打造市级区域公用品牌。”

在品牌推广层面,不仅连续举办毕节天麻博览会吸引行业目光,更借助央视广泛开展宣传,形成立体传播矩阵。同时,以“天麻开花节节高、匠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策划开展系列品牌发布会与产业战略解读活动,有效推动毕节天麻的品牌知名度实现跨越式提升。

此外,毕节还精心谋划了天麻全产业链、有机天麻示范基地建设及菌种生产基地建设等“5+3”拟招商项目10个,目前已对外发布7个。天麻产业园已初具雏形,天麻三产融合发展项目、道地中药材(天麻)科创示范园项目、良种繁育中心项目也已落地启动。

如今的毕节,正从深山里的瑰宝崛起为特色产业新势力,并逐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章龙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相关文章

产值超40亿元,规模占全国的20%——毕节天麻俏市场

8月20日,毕节市大方县核桃乡文坪村,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山林间,务工群众挥着锄头,挖出一个个菌坑,再将菌材放入坑中,紧接着,布置密环菌,随后覆上腐质土、树叶,动作行云流水。“现在是菌床培养,得趁着这几天的好天气把基础打牢,才能给天麻提供充足的营养。”

2025-08-22 12:08:00

央地多策齐出 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迎风口

“十四五”时期,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迎来重要窗口期。《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从部委到地方正积极布局,在稳步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船舶、绿色环保、高端装备、能源电子七大重点领域,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低

2025-08-20 10:15:00

非遗传承赋新能 艾草变成“致富草”

鲁网8月18日讯 (记者 吴艳萍 李文静)如何让非遗技艺从“指尖传承”变成“富民引擎”?8月8日,临沂市四雁孵化“百千万”工程系列第四场见面会在蒙阴县召开,共同探讨蒙阴在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路径。作为市级优秀鸿雁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艾草炮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山东康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军,

2025-08-18 16:48:00

海南五指山:红色沃土谱写绿色发展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五指山地处海南中南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琼崖特委在这里建立的白沙抗日根据地,是琼崖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琼崖革命斗争进程。如今,五指山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动农旅融合,不断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这个暑期,白沙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迎来了大批开展研学活动的学生,同学

2025-08-14 21:28:00

贵州大学3种新药田间试验表现突出!细菌性病害防控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贵州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团队,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举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新药剂田间观摩评价会,对贵州大学创制的三种新型药剂联合试验防效进行了评估。专家组认定,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20%氯菌环酯悬浮剂、20%戊噻菌锌悬浮剂三种新药剂是细菌性病害防控药剂的重大

2025-08-14 09:33:00

汇川技术启动“下一代智能制造人才”联合培养倡议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深刻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智能制造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IT与OT融合催生全新机遇,自动化向数字化演进、单机智能向系统智能跃迁、制造执行向制造创新延伸。然而,高端人才结构性短缺、院校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等痛点,正制约着行业的突破与升级。为破解这一难题,2025年8月9日

2025-08-13 15:44:00

韶关这家企业打破国外垄断,靠这两个字→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韶关首家在科创板上市企业——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莱新材”),实现螺旋式上升,离不开“人才”二字。15年来,欧莱新材的靶材产品经过各方面人才的积极努力,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为公司创造了较好的效益。深谙“相互作用力”的欧莱新材,借力“百万英才汇南粤”

2025-08-11 12:45:00

贵州三部门联合出台煤矿仓安全管理七条硬措施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印发《加强煤(矿)仓管理七条措施》,要求全省矿山企业及监管部门严格执行,切实提升煤(矿)仓安全管理水平。该措施核心要求包括:全面摸清现状并建账上图,矿山需对所有煤(矿)仓(含溜煤眼、溜井等)分类建立台账,在采掘平面图上清晰标注使用状态

2025-08-11 1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