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解码㵲阳河生态环境“高颜值”密码
2025-04-29 17:47: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7:47:00
【编者按】2024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舞水(㵲阳河)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这条“天生丽质”的碧水,滋养了沿岸世世代代老百姓。近日,记者深入㵲阳河流域一线采访,推出“在水一方”系列报道,用一个个鲜活故事呈现㵲阳河流域绿色发展的生动画面。
4月28日,黔东南州镇远县生态环境监测站负责人石诚带着仪器,来到古镇新大桥下,对㵲阳河进行水样采样。
“现场监测水温16.4、pH8.2、溶解氧7.65mg/L。”石诚介绍,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这些水样将分装成7个聚乙烯瓶、8个玻璃瓶、1个微生物袋样品,并相应添加固定剂,第一时间冷藏送往实验室分析。
“长期监测结果显示,近三年㵲阳河国控、省控断面甘溪高碑、金坑、玉屏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石诚兴奋地说,随着水质持续向好,㵲阳河不断发现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
㵲阳河(徐清 摄)
㵲阳河,是沅江左岸的一级支流,流经湘黔两省,在我省黔东南州境内河长153公里,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沿河百姓,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母亲河”。
亮眼的水质“成绩单”,是黔东南州在㵲阳河流域治理考场上交出的生态答卷,通过法律支撑、综合治理、协同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为㵲阳河铺就“高颜值”生态底色。
近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㵲阳河流域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㵲阳河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黔东南州沅江(清水江、㵲阳河)柳江(都柳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办法(试行)》等相继施行,㵲阳河保护逐步从“行政推动”升格为“法治规范”。
㵲阳河水天一色,相映成趣。(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供图)
破解城乡生活污染源难题,黔东南州建成26座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均5.87万吨污水在一座座污水处理厂“洗净”重生;建设43座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98%以上;新增完成17个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任务......通过综合治理,㵲阳河水质得到极大提升。
为更好激励上下游协同治理,形成“护水者得利”的良性循环,黔东南州建立以水质补偿为主、水量补偿为辅的流域横向双向补偿机制,成为全省首个建立该机制的市州。
目前,已完成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第一个轮补偿资金核算,并通报县市政府和州财政局,按程序开展结缴工作。
青山万叠,碧水千隈的㵲阳河。(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供图)
如何织牢㵲阳河生物多样性保护网?黔东南州加大实施镇远县㵲阳河流域、黄平县抬拉河流域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水生动物保护力度,鱼类种群数量逐年递增,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在此栖息繁衍。同时,推进凤眼莲、福寿螺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综合治理,遏制重大入侵物种扩散蔓延势头。
黔东南州不断厚植㵲阳河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优势,通过加强㵲阳河流域治理与保护,让这条穿越黔东南的碧水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的优秀案例。
今天,㵲阳河沿岸城镇因一河碧水而灵动,因人水相依而美丽,处处流淌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林元 王瑶
编辑 徐涛
二审 谢巍娥
三审 干江东
2025-04-29 17:47:00
2025-04-26 21:21:00
2025-04-23 09:33:00
2025-04-15 16:45:00
2025-04-09 22:36:00
2025-04-09 15:31:00
2025-04-09 08:06:00
2025-04-01 2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