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80后手艺人王金川: 自制微缩模型,指尖还原老建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22:26:00    

在黑河一间普通的工作室里,易拉罐、纸壳、泡沫板、铁丝等“废品”正被一双巧手赋予新的生命,80后手艺人王金川用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复原出一座座消失的老建筑:“老三百”“魁星阁”“海兰照相馆”……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记录着他从童年至今对手工的热爱与执着。

走进王金川的工作室,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墙角的“向阳小铺”里,冰棍杆做成的货架上摆着迷你酱油瓶;桌上的“王肃电影院”门前,整齐停放着铁丝弯成的自行车;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用泡沫板拼接的“魁星阁”,连瓦片上的青苔都栩栩如生。这些看似简单的模型背后,是一个手艺人三十余年的坚持,也是一座城市消失记忆的重现。

变废为宝制作建筑模型

从小就是手工达人

王金川是巴彦人,如今在黑河经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之余,他把时间都用来制作微缩模型:用易拉罐做瓦片、拿纸壳做房盖、靠冰棍杆拼成板杖子、用泡沫板刻出砖墙的纹理。这些别人随手丢弃的废品,却在他的手中变成了黑河“老三百”商店、向阳小铺、王肃电影院等建筑模型。每个作品从搜集资料到完成至少需要一个月,期间还要反复调整细节,直到完全还原记忆中的模样。

“80后是怀旧的一代人。”王金川接受采访时,手里正打磨着一块用易拉罐制作的瓦片。他坦言,如今许多自己童年记忆中的老建筑已经消失,而微缩模型是他留住历史的方式。最让他自豪的是复原“魁星阁”时,有老人看到后激动地说:“这就是我年轻时见过的样子!”这种认可让他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其实,手工制作的种子早在童年便已埋下。生长于巴彦农村的他,因自小家境贫寒,玩具全靠自己制作:木板钉成的小车、电线绕出的陀螺、用荧光灯跳泡和碳棒自制的电笔。“那时家里种水稻用的拖拉机换个喷油嘴、研气门,都是我自己动手。”王金川回忆道:“修柴油机、变速箱,这些活儿我小学就会了。”正是这段经历,培养了他超强的动手能力和对细节的执着。

从零开始了解城市历史

“复活”消失的建筑记忆

谈起为何痴迷老建筑,王金川的思绪回到了童年。“记忆最深的就是老供销社。”据他介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供销社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木头柜台、玻璃罐里的糖果、铁皮暖水瓶,每样东西都让他着迷。“最期待父母给钱让我去买东西,剩下的零钱可以买点零食,那是最幸福的时刻。”

真正的触动来自一张老照片。某天,他和孩子翻看相册时,孩子指着巴彦老家的房子,天真地问:“爸爸,这是哪儿?”这个简单的问题让他愣住了。他意识到,这些陪伴自己成长的老建筑,对下一代来说只是陌生的影像。“不能只让它们留在照片里。”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用微缩模型“复活”这些记忆。

复原老建筑绝非易事,作为2000年才来到黑河的“外来者”,他需要从零开始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老三百”商店的复原就让他费尽周折,查阅了无数地方志,走访了十几位老人,才确定了建筑的原貌。当作品完成后,有位粉丝给他留言说,自己靠他的作品,找到了失联多年的老邻居。“原来这些模型不仅能保存历史,还能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王金川感慨道。

事无巨细考究每一处细节

精心重现“城市切片”

在王金川的工作台上,“废品逆袭”每天都在上演。他制作的《人世间》中周秉昆家的“光字片儿”老院,墙体是由泡沫板雕刻而成,瓦盖用纸壳揭去表层后做出波浪纹路,窗户的玻璃来自透明书皮,冰溜子则是用矿泉水瓶底一点点打磨出来的,就连院子里随意摆放的板凳、碗架子,也都是由冰棍杆、铁丝等材料拼接而成。

“材料越普通,越考验观察力。”王金川指着模型解释道。为了让建筑更真实,他必须研究每一处细节:向阳面的砖块会因日晒褪色,背阴处则因潮湿泛出碱花,角落“长出”的青苔、砖缝里的积灰、瓦片上的裂痕,这些都要精准还原。“建筑不是死板的复制,它得有‘生活气’。”王金川说。

最耗时的并非制作,而是考证。为了复原“海兰照相馆”,他翻遍网络资料,联系地方文史研究者,却始终找不到清晰的建筑照片。直到一位粉丝在网上私信他,发来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拍摄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珍贵影像。他如获至宝,对照照片反复调整模型的比例、门窗样式,甚至招牌上的字体。作品发布后,评论区瞬间沸腾:“这就是我爷爷当年拍照的地方!”“连门前的台阶都一模一样!”

不断改良工艺 尝试3D打印

在快时代坚守慢手艺

微缩模型是门“慢艺术”,但王金川的生活节奏却很快。白天,他是广告公司的老板,忙着设计、谈客户;晚上,他钻进工作室,在灯光下一点点拼凑记忆中的老建筑。时间被切割成碎片,但他从未因忙碌或材料短缺而放弃。“废品反而逼着我创新。”他笑着说。

为了提高效率,他不断改良工艺。比如,过去制作“魁星阁”需要20多天,如今他优化了结构,用时缩短至10天左右。他还尝试用3D打印辅助制作复杂构件,但核心部分仍坚持手工完成。“机器做得太完美,反而少了味道。”他说。

“现在科技有一日千年的感觉,数字时代的快对比微缩模型这种慢,我觉得并不相悖。”王金川认为,数字时代反而能让更多人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接触这种老建筑微缩模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唤起对尚存老建筑的保护意识。

“未来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全心投入这个领域。”王金川说,虽然目前仍要兼顾工作和家庭,但他会继续坚持创作,让消失的老建筑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偶尔有网友咨询制作技巧,他都会耐心解答。“如果能让更多人爱上这门手艺,老建筑就能以另一种方式‘活’下去。”

灯光下,王金川正将一根铁丝弯成自行车辐条,这件尚未完成的“二八大杠”,将来会和众多微缩模型一起,成为某段历史的注脚——正如他所说:“老建筑不该消失,它们值得被看见。”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李楠 牛婷婷;摄影:李楠 牛婷婷

相关文章

贵州省第五届“金贵”民族文学作品征集,等你来投稿!

近日,记者从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作家协会获悉,以“品‘金贵’民族文学 展多彩贵州新风采”为主题的贵州省第五届“金贵”民族文学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活动面向贵州籍(或在贵州工作)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文学爱好者的文学作品,或省外作家创作的贵州题材文学作品,申报者需在9月30日前按要求提交自己的作品。据了

2025-07-16 15:45:00

黑龙江最新天气预报:小到中雨~局地大到暴雨!降雨时段就在→

近期黑龙江省多局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现身,昨天下午黑河东部、伊春西部、齐齐哈尔东北部、绥化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雷暴大风,阵风风力10-12级,有龙卷发生可能;大兴安岭东部、黑河东部等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小时最大雨强40-60毫米,提醒公众多加防范。本周后半段黑龙江省多降水过程,3日西

2025-07-03 10:16:00

岳海涛细腻描绘青衣演员化妆瞬间,展现艺术魅力

岳海涛这幅戏曲人物油画作品,刻画了一个正在自我捯饬的青衣演员。看此人的面部轮廓,应该是男子,但眼神中透着媚气,好似秋波流动。他的眼神中透着自信,对自己的形象非常满意,也对即将开始的演出信心满满。这一切,都体现在了他的动作之中。他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成竹在胸,面含微笑,柔和中隐藏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坚定。

2025-06-27 13:33:00

辽宁印发《实施方案》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中新网沈阳6月25日电 (李晛 韩宏)记者25日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辽宁省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到2027年底,辽宁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基本形成。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

2025-06-25 19:08:00

绘画《七彩光》|烟台中小学生“才艺秀”作品选登

莱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一班牟夏给你一个舞台,秀出最棒的自己!烟台市融媒体中心大小新闻教育频道“厉害了!我的娃”烟台中小学生“才艺秀”专题,欢迎你来投稿。内容不限,唱歌、跳舞、表演、绘画、书法及乐器演奏等都可以。作品必须保证原创,不需做任何后期处理,尤其不能从网上随意下载图片、背景音乐、特效等剪辑其

2025-06-23 12:36:00

“AI上潜江龙虾”大赛作品征集收官

“AI上潜江龙虾”AIGC创意大赛于6月15日完成作品征集阶段。截至目前,赛事累计收到4066组AI绘画作品与176部AI视频作品,全网话题曝光量突破6600万人次,以现象级传播热度点燃AI技术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创意浪潮。作为国内首个聚焦区域公用品牌的AIGC赛事,本次活动以“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为

2025-06-17 12:45:00

在大模型应用中拓展师生思维

图①上海市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学生使用学科学习智能体完善思维导图梳理。学校供图图②北京第十中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使用生物学科AI学伴智能体开展自主学习。学校供图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社会转型必然会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具有开放性特征的通用大模型,借助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对其进行训

2025-06-17 07:11:00

“青海样板”!用科技重塑高原智能生活

在青海省海东市,青海宝恒绿色建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省科技厅“强强联手”,正合力书写绿色建筑行业新传奇!作为青海首家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基地,宝恒绿建凭借2亿元年产值的实力,荣膺青海科技“小巨人”称号。图为科研人员在博士后工作站认真研讨。一路走来,省科技厅以专项立项、资金扶持为“羽翼”,助力宝恒绿建打造

2025-06-13 1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