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取代教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7:45:00    

中国教育报 胡小勇

关于“技术能否取代教师”,讨论由来已久。伴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火,这一话题已经升级翻红为“人工智能能否取代教师”,为社会各界所热议。事实上,回答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如何,而在于人们如何认识教育本质和师者内涵。

如果将理解教育仍困于知识学习,将教师职业仅界定为数据传递和知识传授的搬运工,那“以机替人”的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凡是基于稳定规则体系的、规律隐藏在可获得数据中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然而,教育是融科学、技术、人文和艺术为一体的复杂生态网络,是自然生长与人文引导的艺术,而知识传递仅是教育的冰山一角。教育的本质,应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是柏拉图的“以辩求真”、是叶芝的“点燃火焰”。为人师者,应是育人育才的好老师、“大先生”、教育家,肩负为学生创造美好体验、传承人类文明、塑造社会未来的使命。凡事种种,岂是机器所能企及替代的?

3月19日,宁波市江北区德润书院的学生在课间活动时玩游戏。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启智润心,而非刚性机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好老师能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用温暖人心的指导来支持和鼓励因材施教。以人师育才来成就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以辩求真,需要教师循循善诱,而非机械灌输。当前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已开始显露出弊端风险。信息茧房、认知外包产生了大量充满AI味的捉刀答案,让学生一点点失去了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创生新知的认知力。

人工智能对已有知识的重组生产,并无法创造出打破常规的新知识和新思想。智能时代的新质人才,更需要在苏格拉底式的循循善诱下“善谋善断”,在明辨是非中树立正确的伦理三观,在理性批判中孕育出创造性思考的光芒。

2024年12月10日,诸暨市明德小学的学生在信息教室上C++语言编程课。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点燃火焰,需要教师立德树人,而非投喂知识。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

这种全方位的育人要求,需要教师的智慧引导和身体力行。人工智能在认知情感方面的局限,决定了其在近未来时期难以胜任此类工作。作为“人师”,教师在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可被技术替代的德行智性。

师者,不止于授业解惑,更是塑造价值、共振情感、培养创造力的传道智者。当超越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窠臼来认识教师时,人工智能的出现并不是教师职业的终结,而是教师升级的时代动能。

3月12日,在嘉兴市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科创中心教室,学生在搭建智能机器人。该教育集团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面向未来的教育图景,是“人类智慧+人工智能”协同互补。人工智能是教师的助手伙伴,教师要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体验的设计师、高阶思维的助产士、情绪价值的导航员、伦理道德的好榜样。教师要提升智能教育素养,善用技术高质量育人。

原稿点击:人工智能为什么不能取代教师?-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哈佛大学就禁止招收国际学生政策起诉特朗普政府

美国哈佛大学23日再次起诉特朗普政府。此前一天,国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来源 新华社编辑 胥芬芳二审 李劼三审 周文君

2025-05-23 22:15:00

高三考前作息表,竟是这样的!当年中考失利的他们冲刺重点大学,为何底气十足

升学宝距离高考还有两周,高三生们逐渐“上紧发条”,三年磨砺,即将“亮剑”考场。每逢大考,焦虑难免,特别是三年前中考发挥不利的学生,要再次上考场,不可谓不紧张。但湖州求是教育集团下属的杭州新理想高级中学的高三生们心态相当稳。杭州新理想高级中学创立于2013年,坐落在余杭区仁和街道风景秀丽的余山脚下,环

2025-05-23 11:13:00

美国政府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

美国国土安全部5月22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已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在致哈佛大学的一封信中表示,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即日起被撤销。信中表示,此次认证撤销将使哈佛大学在2025-2026学年不得招收任何持F类或J类非移民身份的外籍学生。此

2025-05-23 09:16:00

答记者问丨坚定信心勇担使命 民营企业家分享强市建设故事

15月2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坚定发展信心 勇担时代使命”系列记者见面会(第1场)。邀请3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聚力创新创造 共绘强市新篇”主题,讲述他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先进事迹和精彩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苏安琪易运盈

2025-05-22 18:37:00

一条公路汇集26家企业总部,勒流产业“进度条”持续刷新丨“环两江”看顺德⑥

编者按:当前,佛山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顺德区龙江被纳入核心区,勒流、乐从、杏坛纳入协同区,正以创新举措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环两江’看顺德”系列报道将聚焦相关镇街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领域,通过对话镇街主官,倾听企业、市民心声,全景呈现顺德的担当与活力。即日起,跟随笔触与镜头,

2025-05-22 16:23:00

滨海新区科技周启幕:以“产学研用”全链创新 打造京津冀智能制造新高地

5月21日,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周和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暨京津冀智能制造产业交流活动在滨海高新区天开华苑科创园举办。本次活动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通过成果展示、企业家分享、专家报告等多维度形式,深度探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产业升级路径及产学研融合新模式,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

2025-05-22 15:24:00

临沂又增一所高等职业学校

5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2025年度第二批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的函》,临沂城市职业学院正式通过教育部审批备案。这也标志着这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临沂城投集团(临沂市属大型国有企业)举办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正式迈入全新的办学阶段。临沂城市职业学院坐落于国家级临沂高新

2025-05-22 08:53:00

华理团队,找到促进“断骨再生”的秘诀

骨头断了,还能再长出来吗?可以。但骨本身的“自愈力”相当有限,断口超过1毫米就无法自己长好。如何找到一种让骨头加速生长的“催化剂”呢?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目前已知成骨能力最强的生长因子,将其负载于骨修复材料上,能有效促进断骨再生。华东理工大学刘昌胜院士团队经过20余年产学研协同攻关,找到

2025-05-20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