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AI辅导员“上岗”,如何破解日常思政教育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8 07:19:00    

“老师,我要怎么选课?”“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我遇到了人际交往困惑怎么办?”“如何选择一份适合我的工作?”……

这些高频的事务性咨询,曾是高校辅导员肩上沉重的担子。如今,多所高校上线AI辅导员,学生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得到迅速的解答——它们24小时在线,被辅导员们称为“电子同事”。

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辅导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面对繁重且多元的工作任务,不少辅导员表示“分身乏术”。如今,当辅导员拥有了AI“帮手”,日常思政教育正在发生哪些变化?AI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如何?它们又如何真正契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

“让‘大道理’链接‘小需求’”

“你会选择去往西部吗?”不久前,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孔令妍的手机上弹出了这样一条来自AI辅导员的问卷消息。

这是该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柏涛通过智慧思政平台发起的一次广泛调研。后台的数据汇聚了学生们的真实想法——通知发出仅半小时,阅读量突破500人次,其中254名学生即时提交了心得体会。基于初步反馈,韩柏涛进一步利用AI辅导员定向推送问卷,在面向1295名学生的深入调查中,精准识别出32名明确表达选择奔赴西部就业或支援意向的学生。

“过去我们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更多是宏观号召和典型宣传,但覆盖面、渗透力如何精准评估和提升是个难题。AI辅导员加入后,我们立刻就能锁定这32名同学,再由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和实践引导工作,实现情感共鸣和深度引导。”

与此同时,平台也同步标记出对西部选择暂无意向的学生群体,针对这部分学生推送差异化的引导信息。比如,向偏好技术研发的学生推送“东部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服务西部生态治理”的案例;为关注城市建设的学生定制“一带一路”中西部枢纽城市的职业发展报告。

韩柏涛说:“精准思政不是单向筛选想去的人,而是让每个学生看见国家需求与自身成长的结合点。”

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上线智慧思政平台,经过5年技术迭代升级,如今已承担起全校近3万名师生的智能辅导、信息采集、通知发布、个性咨询、事务办理等工作任务。作为平台开发团队负责人,韩柏涛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说,该系统还能对海量反馈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如识别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不同发展规划目标的学生所作人生选择的潜在影响因素,构建了一套动态嵌套的育人范式,为开展更精准的思政课程和实践活动提供支撑。

不只是在北京交通大学,最近重庆大学推出的“润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推出的“纽扣”等AI辅导员都火爆“出圈”,凭借前沿科技打造出思政教育“精准滴灌”新模式。

在重庆大学红岩文化长廊前,一群新生正戴着耳机聆听手机里传来的声音,“1949年,被囚禁在白公馆的陈然同志写下了《我的‘自白’书》……”这正是“润欣”打造的“润欣话红岩”智能体。研发团队依托10万余字红岩英烈书信文稿,构建起了动态知识库,将红色革命精神转化为24小时在线的“精神驿站”,学生可以全天候与其对话。

在重庆大学党委学工部数字学工办公室主任罗敏看来,AI辅导员的出现让价值观引导从“大水漫灌”走向了“精准滴灌”,让“大道理”能够链接“小需求”。比如,“润欣”能够依托校级数据中台,实时整合学生成长数据、学业成绩、图书借阅偏好、实验室使用频次记录等20余类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构建动态学生画像,形成了“数据驱动-智能研判-精准干预”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价值观引导。此外,还能结合兴趣图谱与认知水平双维度评估,为理工科学生量身定制“科技报国”主题案例库,为人文社科学生精心打造“文化自信”知识库,形成千人千面的红色教育方案。

罗敏说:“AI辅导员凭借其在思想引领、学业引导、心理关爱等方面的精准施策,能够实现全方位、个性化的精准育人。”

“帮辅导员‘减负’,腾出精力做‘难事’”

“您好,智能助理为您匹配以下系统数据,请您及时查收。”最近一年来,北京交通大学的师生们正逐渐习惯于这样的日常交流场景,辅导员智能体实现团日活动通知的精准推送、自主定期面向学业困难学生开展学业督导、基于标签体系生成个性化培养方案、基于预警处置体系构建协同处置专班实现实时信息共享与快捷处置……这正是该校智慧思政平台带来的全新体验。

“为辅导员队伍‘减负增效’,让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具价值的个性化思想引导和深度关怀上,是目前推动学生工作信息化的核心。”韩柏涛在一线辅导员岗位工作多年,他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市面上不乏成熟的智慧学工系统和产品,但往往与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具体场景和深度需求存在脱节。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如果每个学生身边都有一个智能辅导员,时刻陪伴,高校育人工作也许就能实现‘一人一策’。”早在2016年,韩柏涛便一直在思考如何研发出一套适合高校育人工作的系统,帮助辅导员实现从“事务型”向“教育型”转变。

这一点得到了罗敏的强烈共鸣。她向记者介绍,由重庆大学自主打造的AI辅导员“润欣”,其高频使用场景集中在日常事务咨询和业务在线办理两个方面。“以前辅导员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处理重复性咨询,而现在这些问题都可以交给AI辅导员,辅导员就能把时间花在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与关怀上,比如跟学生深入谈心,聊聊他们的职业规划、人生理想。”罗敏说,用AI帮辅导员“减负”,就能腾出精力做“难事”。

如何确保AI辅导员生成的内容、推送的信息、引导的方向,始终与主流价值观同向同行?

在韩柏涛看来,这是各高校研发团队的重中之重。他向记者解释说,与通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同,高校使用的智慧思政平台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从现有的、经过审核的业务体系中生成模型。所有生成内容均基于固定条件判断,调用和引用经过验证且可靠的现有模型,这些模型的输入前提和标准均由人工严格把控,确保从源头上避免价值观偏颇。为了避免潜在问题,平台还要增加二次验证机制,例如敏感词过滤等技术手段,进一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重庆大学则设置了“三重保险”:专业审核团队严把政治关;技术过滤机制实时拦截违规表述;学生反向监督通道鼓励随时反馈,形成“学生-学校”双向互动的内容监督闭环。

此外,罗敏还建议,AI赋能思政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避免过度依赖AI;制定严格的数据使用规范,采用加密技术和匿名化处理保障学生隐私;与此同时,还要保留辅导员的主导作用,确保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不被削弱,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人文关怀。

“把标准答案变成情感对话”

随着AI辅导员大显身手,也有人开始担忧:“辅导员会被淘汰吗?”

南昌工程学院90后辅导员黄华栋的答案是“不会”。今年年初,黄华栋自己尝试打造的AI辅导员已经处理了8000多次学生咨询,他发现,就算AI能搞定大部分流程性问题,还是有学生会选择亲自到办公室确认或进一步讨论,尤其是涉及个人发展或者隐私的问题。黄华栋认为,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于“把标准答案变成情感对话”。

有一次,一名学生跑到办公室问黄华栋:“老师,缓考会不会影响评奖评优?”黄华栋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和学生交流后才发现,原来学生并不是要得到简单的重复答案,而是希望亲耳听到老师告诉他,“没事儿,不用过度焦虑,但你得好好准备”。

“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就是比‘键对键’有温度,也更有可信度。”黄华栋举例说,在很多场景下,AI辅导员在情感交流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难以像辅导员那样与学生建立起深层次的信任关系,而且它的回答在面对复杂情感问题时往往显得模板化。比如,AI辅导员能够告诉学生“挂科重修流程”,但辅导员能够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挂科,是学习模式不适应,还是近期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当辅导员在后台发现某位学生频繁查询“补考违纪后果”“处分有什么影响”时,则会立刻组织一场“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及时给学生提个醒。

韩柏涛在测试中发现,当学生倾诉“就业压力”“失恋痛苦”时,AI辅导员的回复往往停留在“转移注意力”“加强锻炼”等宏观建议,而资深辅导员往往会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学生,“我当年也经历过,要不要听听我是怎么走出来的?”他认为,这种基于真实生命体验的共鸣,仍是技术难以逾越的鸿沟。

AI辅导员的出现并非要取代辅导员,而是与之形成优势互补。AI辅导员负责高频标准化服务,如政策推送、资源匹配等,而辅导员则专注于价值观引导、危机干预等高情感浓度的工作。这种“AI初筛问题、人类深度介入”的模式,不仅能让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思想引领和个性化辅导中,更能通过数据赋能让思政工作更具针对性。

“我们应用AI辅导员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的问题得到解答,更在于它能否真正理解并回应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韩柏涛说。(许子威 王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重庆人 这份“经济数据”有你的贡献

新重庆-重庆日报 7月23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公布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这份“经济数据”有你的贡献,赶紧看看吧。

2025-07-23 15:44:00

沈阳1.8万余市民加入中华骨髓库 00后群体逐渐成为“生力军”

今年是沈阳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启动23周年。7月15日,记者从沈阳市红十字会获悉,作为全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最早的城市之一,沈阳在采样入库数、捐献数、捐献质量和宣传动员服务工作等方面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18451人,实现捐献70例,占全省捐献总量的19.45%。70名市民实现

2025-07-16 13:00:00

临汾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多学科精准护航健康体重

【来源:临汾新闻网】临汾新闻网讯 “来,我们先看看最近的成果。”“各项指标都有改善,继续加油!”7月10日,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内,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为复查患者测量分析各项身体数据,仔细询问饮食、运动和作息情况,对个体化的减重方案做出相应调整。令人惊喜的是,科学管理带来的不仅是数字变化,更是生活

2025-07-15 14:50:00

市直单位帮扶渭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召开

7月11日,市直单位帮扶渭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汪尚学主持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汇聚帮扶合力,坚决打好过渡期收官战。市领

2025-07-14 10:46:00

广东一学校门外石墩圆球加设钢管护栏,网友质疑多此一举,学校回应:是出于安全考虑,加装为防车辆撞击

7月11日和12日,一位网友两次发布视频称,被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门口的石墩圆球护栏搞迷惑了。现场视频显示,在校门外地面上有一排11个圆球石墩,每个石墩两侧又加装了钢管防护栏,可谓层层设防,戒备森严。这位网友表示:“这球送我也抱不动呀,不至于这样防盗啊。估计是为了防止撞人事故的再次发生。大家看

2025-07-13 16:30:00

山西省第23届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举办

山西日报(记者 裴云锋)7月10日,山西省第23届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晋中学院开幕。本届运动会由省教育厅、省体育局、晋中市政府联合主办,晋中学院承办,山西省田径运动协会、晋中市教育局、晋中市体育局协办。  全省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是我省规格最高、影响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青少年学生体育盛会。本届田径运动

2025-07-12 07:22:00

今天中考出分!又一次报志愿机会,考生该如何选择?

2025年盛夏,青岛恒星高级中学首届高考成绩揭晓,在生源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众多高三学子凭借不懈奋斗叩开了本科院校的大门,一批同学的成绩达到了高水平院校的选拔标准,艺术特长生们在专业与文化考试中均取得了理想成绩,还有多位同学通过国际本科通道成功圆梦海外高校,最终实现了所有学

2025-07-10 16:38:00

联动机制形成合力,数据归集全程追溯,济南创新监管体系护航650亿元交通投资

7月的济南,骄阳似火,但质安监督的脚步从未停歇。航天大道穿黄隧道深基坑内,他们如坚韧的行者,俯身检查支撑结构;京台高速改扩建项目上,他们顶着烈日,在钢筋与模板间穿梭,汗水在地面砸出深色印记;轨道交通盾构施工现场,面对机器散发的高温,他们手持检测工具,细致排查每一处细节。他们以“专业、专注、奉献”筑起

2025-07-09 18: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