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职工 子女上学有困难,可申请这些补助→
2025-07-11 20:36: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9:23:00
7月9日晚,昆明老街钱王街内的马家大院灯火通明,百余名市民与游客齐聚这座百年庭院,翘首以盼庭院版滇剧《借亲配》的精彩上演。古色古香的院落中,雕花窗棂与青石板路相映成趣,观众们或轻摇蒲扇,或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对传统戏曲的期待与热爱。
经典重现:滇剧《借亲配》的百年传承
滇剧,作为云南地方传统戏曲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群众喜爱。自庭院版滇剧《借亲配》今年5月上演以来,不仅本地戏迷常驻剧场,更有外地游客专程赴滇,只为领略这一非遗的独特韵味。来自河南的游客张云女士在观看滇剧后感慨:“滇剧的服饰、音乐和故事都太有魅力了,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戏曲比较刻板的印象!”
《借亲配》作为滇剧经典剧目,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该剧由张吟秋、邹学卿口述,杨明整理改编,1956年发表于《人民文学》,开创了滇剧剧本登载国家级文学刊物的先河。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摄为戏曲电影,让滇剧艺术走向全国。如今,云南省滇剧院在守正创新中赋予这一经典新的生命力。
守正创新:庭院版《借亲配》的突破与探索
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云南省滇剧院以文化自信为引领,积极探索传统戏曲的创新表达,始终秉承“回望经典、致敬经典、传承经典”的理念,在尊重滇剧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此次庭院版《借亲配》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该剧总导演、云南省滇剧院艺术总监王鹰介绍,庭院版《借亲配》突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的局限,将演出空间延伸至整个庭院,演员与观众近距离互动,乐队融入叙事场景,形成“沉浸式”观演体验。剧本整理改编者张莘嘉则表示,新版删减了冗长篇幅,回归中国戏曲“四折一楔子”的叙事结构,以《楔子》《借妻》《柳林》《雨夜》《公堂》五场戏,聚焦“情”字,展现绵延千古的人性光辉。
群英荟萃:中青年力量扛起传承大旗
据了解,庭院版《借亲配》集结了云南省滇剧院的中青年领军人才与名家新秀。一级演员陆湘璇、江萍领衔主演,她们以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唱腔,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演出结束后,市民观众李国庆激动地说:“我是滇剧忠实的‘粉丝’,陆老师的唱功也太绝了,把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得入木三分!”游客王女士也表示:“这种互动式的观演体验太新颖了,希望能长久地演下去。”
云南省滇剧院院长王润梅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庭院版《借亲配》是我院在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这部剧中,编剧和导演在作品里融入诸多现实元素,就像在舞台上搭起了一面镜子。那些熟悉的生活片段、真实的情感褶皱,甚至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困境,都被巧妙地编织进剧情里。观众看着看着,就像看到了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这种‘接地气’的表达,让作品不只是悬浮的艺术,更成了能和现实对话的载体,也难怪会让人看得入神、想得走心。从演出效果来看,观众的热情和反馈远超我们的预期,尤其是年轻观众和外地游客的增多,让我们看到了滇剧传承的希望和云南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蓬勃生机。”
云南网通讯员 洪文 赵颖
2025-07-11 20:36:00
2025-07-11 09:23:00
2025-07-11 07:12:00
2025-07-07 15:55:00
2025-07-07 11:06:00
2025-07-06 10:33:00
2025-07-05 14:53:00
2025-07-03 0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