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工作日记】在“红灿灿”的温暖中走好田野扎根路
2025-07-11 07:48: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7:48:00
编者按:躬耕深野处,芳华恰自来。在建安区,有这样一群青年选调生,他们响应号召、担当作为,扎根基层、砥砺奋斗,他们努力克服“水土不服”,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披荆斩棘,用热血担当绘就青春底色,用实际行动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青春答卷……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他们的选调生活,欣赏这群青年“生力军”的风采。
2024年省选调生
建安区蒋李集镇张宋村支部书记助理
齐 豫
时光荏苒,自2024年9月踏上建安区蒋李集镇张宋村的土地,至今已过了两百多个日夜,从初来乍到的手足无措,到如今逐渐能摸准乡村的脉搏,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教给了我基层工作的“法宝”,也在我心里刻下了无数个“红灿灿”的印记。
融入:从“手忙脚乱”到“心有暖流”。初到张宋村,面对陌生的环境、繁杂的事务清单,从禁烧宣传、标牌整治,到环境清扫、医保宣传,每一项都是全新的挑战。记得第一次坐在“两委”会的会议室里,听着支书和委员们用乡音热烈讨论着村里的大小事,我努力记录,生怕漏掉什么。参与村内活动策划宣传时,笨拙地学着写接地气的稿子,生怕词不达意。而真正让我心头一震,感受到张宋村独特温度的,是那场给村里70岁以上老人办的集体幸福生日宴。看着老党员、普通群众自发踊跃捐款,桌上摆满蛋糕水果,老人们围坐一起,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村干部和我们忙前忙后。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甜味,更是浓浓的乡情与孝老敬亲的传承。我帮忙记录着这温馨的场面,心里暖暖的,这不就是基层治理最动人的底色吗?自发、互助、友爱,纸上政策最终要化作这样具体的温暖,才真正抵达人心。
实践:在“琐碎”与“探索”中感知责任。基层的日子,是无数具体而微的叠加。参与“五星”支部创建期间,从协助制定计划、制作台账,体会到工作不仅是执行,也有思考与探索。作为党员参与“两委”会议、组织生活时,更让我深刻理解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脉络。而协助村内福茂合作社与华聊商城平台对接,制作宣传PPT,为我们的特色农产品,那传承古法工艺、香气四溢的“张送香”石磨香油,寻找线上销路时,更感受到张宋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迫切和潜力。每一次尝试,哪怕只是迈出一小步,都让我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未来多了一份责任感和期待。
触动:那些“红灿灿”的乡土情怀。张宋村的魅力,深植于村民心中的那份朴素情怀。最让我动容的,是村民张大叔的一个举动。那天傍晚回村,远远看到村口的标志石“张宋欢迎您”几个字颜色有些黯淡了。没过两天,竟发现张大叔自己带着颜料,蹲在那里,一笔一划,仔仔细细地重新描红。夕阳下,他专注的身影与那渐渐变得红灿灿的大字融为一体。参与村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排查时,村民们眼中的那份对家园的珍视,同样无声地告诉我,乡村振兴,正需要传递这坚韧朴素的乡土情怀。
十个月的时光,是烈日的炙烤、伏案的深夜,是策划活动的字斟句酌,是产业推介的用心琢磨,更是被生日宴上的笑容温暖、被村牌石前的“红灿灿”震撼的心灵洗礼。我愈发懂得,选调生的价值,在于脚踏实地做好关乎村民冷暖的每一件“小事”,在于用心感知、真诚服务这片土地上的人与事。
张宋村像一本厚重的书,我才刚刚翻开扉页。村口那块被张大叔描得红灿灿的村牌石,仿佛一份无声的邀请与期许。未来,我将怀揣这份被乡土点亮的初心,步履不停,为张宋村的明天,贡献自己微小却炽热的光。村口那永不褪色的“红”,将时刻指引我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2025-07-11 07:48:00
2025-07-08 15:36:00
2025-06-20 10:52:00
2025-06-19 09:04:00
2025-05-25 12:13:00
2025-05-25 07:20:00
2025-05-20 08:36:00
2025-05-20 0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