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北帝三月三庙会落下帷幕
2025-04-14 20:43: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0:16:00
周隘陈村俯瞰图。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由通讯员提供。
从地铁1号线大碶站B口出站,步行不过百米,便踏入北仑区大碶街道周隘陈村的地界。
漫步村中,暖阳和煦、桃红柳绿,岩河岸边咖啡飘香,文化礼堂戏曲悠扬,健身步道串联历史……
这个曾经被“忽略”的城中村,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以文化为钥,开启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共富新篇。
古村新韵:空间重构激活产业新生态
周隘陈村始建于1553年,至今已有470多年历史。
站在岩河支流改造一新的花岗岩步道上,村党支部书记陈原益指着四个景观小品如数家珍:“这个作品灵感来自北仑当地作家於梨华的《梦回青河》,那个作品灵感来源于作曲家周大风的《采茶舞曲》。”
前年完成的“点亮岩河”工程,不仅铺设了700米健身步道,更将大碶历史名人的艺术成就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共艺术。
“我们不是简单修路,而是在修复村庄的文化DNA。”
在“点亮岩河”工程基础上,立足村民会客厅和步道生态环境提升,村里充分发掘四大景观小品环境配套潜力,新建游船码头,整合岩河两岸各村社生态环境资源,提高周隘陈村整体环境氛围感和宜居度。
“点亮岩河”工程。
2024年启动“小桥人家”河岸环境改造工程,村里铺装沥青道路与花岗岩步道,并以文化地雕形式将周隘陈村的历史发展轴呈现为河畔的靓丽景观,以点带面推动“美丽周隘陈”“文化周隘陈”建设。
谁曾想到,这个城中村十多年前外来人口众多,治安环境复杂,乱丢垃圾、占道经营、违法搭建等现象频现。村里从拆除违建入手,逐步推进雨污管改造、路面平整、绿化改造……
“每年完成2个提升改造项目,10年就是20个。”陈原益说,要围绕将周隘陈村建设成为“来往游客打卡之地,剧组拍摄取景之地,眷村侨胞寻根之地,本地百姓回忆之地”的蓝图,留住乡村、留住乡愁、留住乡音。
这些年来,村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焕发新颜。
“碶上烟火·梦回青河”文化街区。
取名为“碶上烟火·梦回青河”的文化街区里,“坐·coffee tea”咖啡馆主理人王琪正在调试新上市的醒狮拿铁。
不到30平方米的店面被布置得典雅、精致,其前身是村集体闲置的农村库房,现已成为青年的聚集地、一处网红打卡点。
“工作日,每天能卖80到100杯咖啡。”这位“95后”海归坦言,当初选择回乡创业,看中的不仅是交通便利和租金实惠,更被村里日渐浓厚的人文气息所吸引。
隔街相望的“作·深夜酒场”日料店,用宁波鱼鲞搭配蓝鳍金枪鱼的菜品“出圈”,客源不断地需预约。目前,店铺刚扩大了营业场地。
记者偶遇上海恒基广场的招商团队,他们正洽谈将这个“宁波味道”的餐饮模式引入沪上。
“作·深夜酒场”日料店和“坐·coffee tea”咖啡馆(上),主理人还设计了冰箱贴(下)。周晓思/摄
文化空间的蝶变带来连锁反应。
“继日料店、咖啡馆后,今年2月开业的铁板烧店铺现在日均流水也达到5000元。接下来,村里会开烘焙店、茶室,还在策划西餐厅、骑行俱乐部等特色店铺,形成互补发展的良好态势。”陈原益对村里引进的业态严格把关,要求少而精,不能重复。
2024年,周隘陈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50万元大关,其中逾百万元化作“文化活水”,反哺岩河步道升级、村数字化改造等基建项目。
周隘陈村“红领帮”数字治理平台。
梨园新变:戏曲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我们越剧团今年开始盈利啦!前阵子周隘陈村被评为‘浙江省戏曲之乡’,村里还给发了奖金。”鸣凤越剧团团长曹丹凤眉飞色舞地介绍。
曹丹凤是周隘陈村媳妇,从小喜欢越剧,43岁拜师学艺登上舞台,53岁拿了长三角越剧票友大赛的金奖。
“村里喜欢越剧的人很多。我就想着搭一个平台,带大家走‘正规路’,街道和村里知道后都非常支持。”她回忆道。
鸣凤越剧团成立于2018年,请了梅花奖得主张小君老师担任剧团的艺术总监,现有53位成员,在民营剧团中规模不算小。
去年,剧团还作为宁波13家优秀民营剧团之一在宁波逸夫剧院举行展演。演的越剧《梁祝·楼台会》获得2024年浙江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会演银奖。
如今的鸣凤越剧团已颇具知名度,3月份演出了36场,数量堪比专业院团。
2024年,鸣凤越剧团在宁波逸夫剧院展演。
“我们这里是北仑老年大学的一个戏曲教学点。除了鸣凤,还有海虹越剧团,两个团人数加起来有90多人。”村老年协会会长邬忠康笑着说,曾经的“麻将搭子”变成“戏友组合”。
海虹越剧团在周隘陈村文化礼堂排练。
戏曲的活水正在浸润乡村的每个角落——
在“碶上烟火·梦回青河”历史文化街区,“碶上集市”、“ZUO”街演艺秀、“我们的村晚”等主题活动陆续上演;
围绕大碶街道“新大碶·新风采”文化艺术周、“月光下的文化行”、“八方来音”卡拉OK比赛等品牌文化,奉上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与北仑区实验小学加强校地联动,精心打造手工、翰墨、民乐、京剧等多个精品社团阵地,并通过开展“古韵传承非遗季”“一桌一课堂”等活动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暮色中的周隘陈村,岩河两岸渐次亮起暖光。
晚风轻抚这座四百余年的古村落,将文化薪火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2025-04-14 20:43:00
2025-04-14 18:37:00
2025-04-12 10:44:00
2025-04-11 17:48:00
2025-04-11 03:59:00
2025-04-10 21:03:00
2025-04-10 19:02:00
2025-04-10 0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