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规!2026年起禁止默认
2025-07-08 14:25: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4:25:00
2026年1月1日,一项事关亿万驾驶者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将正式实施。新规明确要求:所有乘用车在默认状态下不得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完全停车(即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驾驶员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车辆刹停。
这一关键条款的设立,直接呼应了本报两年前推动的一项重要政策建议——2023年,浙江省政协委员、时任都市快报编委张鹏,在当年的省政协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对电动车“单踏板模式”进行规范管理》的提案。根据都市快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详尽调查,该提案首次系统性提出“单踏板模式”的安全风险及监管必要性,并引起了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调研随即展开。
此外,刚出炉的“2026乘用车制动新国标”还同步要求:动能回收减速度超1.3m/s2,车辆自动点亮制动灯;强制新车标配ABS防抱死系统。过渡期安排显示,新车型除“单踏板制动”等两项要求外,2026年1月合规,“单踏板制动”等两项2027年1月实施;已获批车型宽限至2027年1月。有专家指出,新规可纠正“单踏板依赖”误操作隐患,重塑安全驾驶习惯。
都市快报对单踏板模式的关注早已开始
“单踏板模式”是随着特斯拉汽车进入中国消费者视野的一种车辆强动能回收模式,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通过增强动能回收效率,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松开电门踏板,车子开始回收动能、车速下降,相当于踩下了刹车踏板。
2021年5月13日都市快报相关报道
此后,随着A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技术(即加速踏板的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逐步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为消费者提供“单踏板模式”。由于“单踏板模式”改变了用户旧有的驾驶习惯,虽然有很多车主大加赞赏,认为其让驾驶变得更轻松,但也招来很多争议,认为它存在应急情况下误踩加速踏板的风险——国内外多起“失控”交通事故,均被怀疑是车主误踩电门踏板造成的。
2021年5月,都市快报就开始对一些品牌汽车的“单踏板模式”质疑。当时的特斯拉取消了动力回收调节选项,新车只有一种动能回收模式,这相当于强制性让司机选择了强动能回收的“单踏板模式”。2023年,时任都市快报编委张鹏结合本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调查案例,提交了《关于对电动车“单踏板模式”进行规范管理》的政协提案,从生产源头的制度设计、销售环节的消费者培训、舆论宣传引导等层面提出了详尽建议。
2024年6月,工信部就新国标公开征求意见
很快,国家层面也关注到了“单踏板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2024年5月,工信部公开征求《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五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其中一项内容就涉及电动车的“单踏板模式”的规范管理。
“单踏板模式”可自主选择
乘用车制动新国标,对电力再生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目前新能源车中常见的动能回收系统。
新国标要求只要是采用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在减速过程中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制动系统),且有“单踏板模式”的车辆,都不能将车辆的制动系统默认工作模式设为“单踏板模式”,“单踏板模式”只能在车辆启动后由驾驶员选择设定,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车辆应以光学信号持续提示驾驶人注意自己目前正在使用“单踏板模式”。这样做麻烦是麻烦一些,但是没有一刀切彻底禁止“单踏板模式”,给了驾驶员自主选择权。
同时,新国标还规定了禁止“单踏板模式”实现车辆完全刹停,这样的规定主要还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驾驶员长期通过控制加速踏板来实现制动停车,可能会导致养成相应的驾驶习惯,在紧急制动工况下出现误踩等情况。
此外,还对于车辆在进行能量回收时的刹车灯点亮问题,要求能量回收减速度大于1.3m/s2时,应点亮制动灯,以提醒后方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单踏板模式”曾经差点被禁止
事实上,新法规在起草之初是准备禁止“单踏板模式”的,但在2024年5月27日至7月27日第一次征求意见时,有网友针对禁用“单踏板模式”表示反对。有特斯拉车主号召大家积极向主管部门反馈意见,建议给予用户选择权,让用户自己决定是否完全禁止“单踏板模式”的使用,“不能一刀切地完全禁止”。
最终,有关部门听取公众意见,在新国标中规定,不能将车辆的制动系统默认工作模式设为“单踏板模式”,“单踏板模式”只能在车辆启动后由驾驶员选择设定。把“单踏板模式”的自主选择权给了驾驶员,并在去年9月进行第二次意见征集。
关于刹车系统的要求新增了不少
新国标新增强制安装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要求。ABS可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从而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和控制性,目前已成为许多乘用车的标配,如今被写进了新国标里。
电动汽车的刹车是靠电力传输刹车力,新国标对电力传输制动系统(ETBS-线控制动)有了强制要求。制动系统必须保证有备用电源,还得有报警装置(电池没电、系统故障时提醒)、能量管理(合理分配电能保刹车)这些功能。
新国标还规定了车辆必须有紧急制动信号,当刹车急到一定程度,得自动发信号提醒后车,尽可能避免连环撞。
更换备胎后,备胎的刹车性能也要达标。如今很多车辆的备胎都是采用非原尺寸轮胎,这种轮胎都是窄胎,在紧急制动时由于接触面积减少或材质差异,制动距离可能延长5%-10%,增加碰撞风险,新标把这一漏洞也补上了。
对于刹车盘/鼓磨损检查,新国标也提出了要求,不用拆轮子也能检查磨损。
此次新国标的落地,标志着中国汽车安全标准迈入了与国际接轨,并引领创新的新阶段。它不仅是悬挂于车企头顶的安全紧箍咒,更是亿万驾驶者生命安全的坚实护盾。从制造源头到终端驾驶行为,新规以其系统性、前瞻性和强制性,为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定下规矩、划清底线、兜住安全。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张景嵩
(来源: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2025-07-08 14:25:00
2025-07-03 10:57:00
2025-07-03 07:04:00
2025-06-29 08:55:00
2025-06-23 10:01:00
2025-06-14 19:51:00
2025-06-12 17:16:00
2025-06-10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