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只白酒股下跌 贵州茅台1500元/股收盘
2025-04-07 16:11: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4:18:0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秦耳】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上,“出海”恐怕是国内企业面对市场少有的“共识”。尤其是在当前,强美元、关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面对国内需求趋于饱和,“出海”成为企业寻求市场增量的必要方式。
不过,对于更多人而言,“本地化运营、海外物流基地、海外工厂、转口贸易”等等大众较为熟知的出海名词,更多地适合较大的企业以及外贸公司。但是,对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尤其我国有一定“独角兽”潜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他们在技术、产品服务上特定门类上有优势,但是缺乏足够的资金与能力,适配那些适配于大企业的“出海模式”。那么它们将如何面对“出海”这个机遇与挑战?
为此,记者采访到他山科技CEO马扬,他以他山科技自身出海经历为样板,阐释了中小科技企业出海的新模式。据了解,他山科技是人工智能触觉传感芯片及应用解决方案研发商,他山科技自研的AI触感专用芯片实现了多触觉传感单元的动态协同感知,有效促进了人形机器人场景闭环及泛化能力,其触觉感知技术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2024年,他山科技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像华为、中兴这样的大企业它们可以通过海外设立分部、建设海外研发中心、海外工厂等多种形式实现出海。对于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无论是资金,还是公司规模适配,大企业的出海模式都不适用于我们。”马扬坦言。
在他看来,企业出海收益与风险是对等的,大企业有足够的能力与资本应对出海的风险,但是对于中小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反过来影响国内的业务。
“我们他山科技就找到了自己的出海方式,就是借道香港以业务服务出海的模式,实现产品服务出海。”马扬讲到。
他表示,香港是我国重要的全球自由贸易港,他山科技通过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利用香港连接全球的优势,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对接海外客户,完成出海。
“这种绕道香港的模式,虽然不及大企业在海外当地直接设厂有效率。但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而言,绕道香港更为灵活,更有‘性价比’。”目前,他山科技已经通过这种形式,让产品服务辐射东南亚、沙特以及欧洲等地区。
在具体层面,马扬表示,内地的企业想要出海,需要面对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国外的供应链市场并不完备。比如机器人方面,类似于他山科技这样的企业在内地只需要给客户提供机器人的触觉感知能力解决或设计方案,但他山科技本身却不用去生产一个机器人。但在内地以外的市场,更多的客户需要的不是技术的整合,而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在上下游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为我们提供了实际的应用场景,围绕这个场景,我们可以研发具体的产品,让技术出海有了抓手。”马扬表示,“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跟生产力局展开了4个具身智能方向项目的紧密合作,未来还会有更多合作项目落地。”
据悉,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将于4月11日成立“出海服务中心”,联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科技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法律咨询、国际标准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整合国际化资源,搭建跨境合作平台,精准对接内地技术与全球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他山科技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具身智能方向上已取得显著成果。其中,自主研发的数模混合AI触感专用芯片及触觉感知算法,成功攻克了触觉多维感知信号同时解析的全球技术难题,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双方已展开多个关于具身智能方向的紧密合作,未来还将有更多项目在香港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科技企业出海并非简单的产品销售地域转移,而是深度的全球化布局。中小科技企业出海既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机遇。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只有那些具备强大创新能力、敏锐市场洞察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远发展。
2025-04-07 16:11:00
2025-04-07 16:03:00
2025-04-07 14:18:00
2025-04-07 09:29:00
2025-04-07 07:07:00
2025-04-06 11:25:00
2025-04-06 10:50:00
2025-04-06 0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