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峡山开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14:04:00    

鲁网8月26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5日上午,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开幕。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大成郑玄文化中心主办,是全国经学研究领域的一场盛会,更是潍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

潍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8000年来,在潍水之畔孕育出蓬勃的文化形态。这里曾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区域、齐文化的腹地、两汉经学的重镇、南北朝佛教文化的东方中心、明清海岱间的文学重镇,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构成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三皇五帝”中的虞舜,到“建安七子”中的孔融,从北宋名相寇准,到明代散曲大家冯惟敏,无数先贤在此留下璀璨印记。而大儒郑玄,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文化坐标。

作为潍坊籍的经学大师,郑玄以“述先圣之元意,整百家之不齐”的抱负,遍注《周易》《尚书》《三礼》等群经,融合今古文经学之争,构建起系统的“郑学”体系,其《三礼注》至今仍是研究先秦礼制、典章文化的核心典籍;他以“困厄之中仍守治学初心”的坚守,即便身处“党锢之祸”的动荡,仍讲学不辍、著述不止,数千弟子遍及天下,为后世树立了“为师以严、为学以实”的典范;他以“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精研训诂、开创“以经解经”之法,深刻影响清代乾嘉学派,成为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重要源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考工记》的工艺研究中洞察物理规律雏形,从经学注释中推动文化远播东亚,展现出跨学科、跨地域的智慧格局。郑玄的学术成就与精神品格,不仅是潍坊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脉传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近年来,潍坊市锚定“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始终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使命,全力激活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为导向,持续推进郑玄文化的挖掘、保护与转化——在峡山区修缮郑公祠、建设郑玄文化展示平台,让先贤遗迹成为文化传承的“实体课堂”;常态化举办郑玄文化宣传推介会、经学研学等活动,推动“郑学”从学术殿堂走向大众生活;更将郑玄文化与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等特色文化IP联动,探索“传统文化+文旅”“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路径,让千年“郑学”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此次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以“弘扬传承郑玄文化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主题,聚焦郑玄经学与东亚文化、六经融通、礼学当代意义等关键议题,既有学术深度,又接时代地气,必将为潍坊乃至全国的“郑学”研究与传统文化传承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文章

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峡山开幕

鲁网8月26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5日上午,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开幕。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大成郑玄文化中心主办,是全国经学研究领域的一场盛会,更是潍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潍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8

2025-08-26 14:04:00

人民城市的“有机生长”⑤丨文明之城 文化为魂勾勒山城新图景

“他真的好勇敢,我也要向他学习!”暑假,在重庆渣滓洞景区,一对年轻父母牵着孩子驻足在“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塑像前,听完“小萝卜头”的故事,孩子眼中满是对先辈的敬佩。文明,是城市流淌的血脉,是岁月沉淀的时代内涵。这样的场景,正是重庆以历史滋养文明、让精神代代相传的生动证明。渣滓洞景区。资料图市委六届七次

2025-08-24 09:53:00

高温+降雨同至,未来三天山东有较明显降雨、局部大雨或暴雨

据山东省气象台消息,昨天,山东大部地区出现分散性雷雨或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伴有7~9级局部10级的雷雨阵风和短时强降水。全省大部地区出现35℃以上高温,其中鲁中和鲁南地区37~39℃,局地超过40℃。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山东省有较明显降雨,雨量分布不均,局部有大雨或暴雨,并伴

2025-08-23 10:26:00

成都世运会|音乐为媒,“中华体育精神颂”走进成都

新华社成都8月15日电(记者刘祯)14日晚,“中华体育精神颂丨成都世运会站 ‘乐动中华’音乐中的体育故事”主题活动在四川成都东郊记忆园区精彩上演。活动以音乐为媒,向中华体育精神致敬,为正在进行的成都世运会营造热烈氛围。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角到乒乓外交的佳话;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25-08-15 14:46:00

36位亚洲头部旅行商代表齐聚泉州,开启深度探寻之旅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8月14日至16日,来自日本、韩国等六国的36位亚洲头部旅行商代表,齐聚泉州,参与心见中国·共绘新程“你好!中国”亚洲旅行商中国行泉州站活动。据悉,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十三城相关文化和旅游部门与携程集团联合承办,旨在通过“4条实

2025-08-15 06:06:00

让更多非遗人才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讲述者

【聚才论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非遗人才作为掌握并持续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或表达形式的个体,为助力文化遗产焕发光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年,各地

2025-08-10 03:41:00

潮声|厦门中山路:万国商埠的黄金记忆

《福建日报》2025年8月8日第07版7月18日,“暑期随心GO游厦门行”2025服务消费季暨中山路入境游友好型街区活动启动。厦门中山路这条百年街区摇身一变,成为沉浸式消费舞台,政策红利、商旅服务、金融活水在这里深度融合。活动现场,“中山路多语种志愿服务队”成立,这支队伍以闽南语为根、多国语言为翼,

2025-08-08 12:05:00

吕梁市文化和旅游推介会在蓉启幕

封面新闻记者 闵强7 月 25 日,吕梁市文化和旅游推介会在蓉启幕。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汾酒故乡 英雄吕梁”品牌在四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活动现场,文旅星推官们从历史名人故里到黄河风光,从非遗体验到生态康养,介绍了吕梁文旅的独特优势。据了解,吕梁拥有 5900 余处文物古迹,14 处国家 4A 级旅游景

2025-07-28 0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