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社评:这几份联合声明有超越双边的时代意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00:25:00    

来源:环球时报

当地时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此前一天,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发表了关于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维护国际法权威的联合声明等。这不仅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彰显了中俄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继续为全球治理与人类进步注入建设力量的大国担当。

有美媒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同普京总统会谈时指出,中俄将“携手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而此刻的美国却已退出多个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并以贸易战威胁扰乱全球市场。国际社会在二战废墟上建立起联合国,目的是摆脱弱肉强食的丛林旧世界,走向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但和平与发展事业依然任重道远。个别国家近段时间以来滥用“长臂管辖”和以意识形态划线,或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之名行霸权之实,对联合国“合则用、不合则弃”,动辄毁约退群、欠费断供等做法,加重了国际社会的担忧。中俄的表态,是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和国际法权威的应有之义,代表了全球特别是广大南方国家对公平正义的诉求。

二战硝烟散去的80年里,世界保持了总体和平,经济全球化让各国乘上“发展快车”,“和平红利”被地球上数十亿人共享。但近年来,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抬头,个别国家尤其是核武大国在其他核武器国家周边敏感地区建立或扩大常设军事基地、企图将外空用于武装对抗等,这些做法从根本上违背维持战略平衡的基本逻辑,与平等且不可分割的安全原则背道而驰,导致当前国际体系面临治理赤字和合法性危机。就此而言,世界期待负责任大国能肩负起稳定力量。在全球构建全面、综合、可持续安全,也应当成为广大爱好和平的国家携手努力的方向。

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从联合国成立到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某些利益集团试图以“家法”“帮规”取代国际法、对国际规则大搞双重标准的做法只会带来冲突与动荡,而平等协商、合作共赢才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确道路。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俄共同推动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了金砖国家等机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共同参与的多边机制框架内进行有效协调。此外,中国已经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及修正案,和全球南方国家携手迈向现代化,真正努力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惠及每个国家,让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长久以来,中国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德不孤,必有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多次称赞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多的国家也认识到,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关键力量。这正是因为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80年前的胜利,不仅是军事意义上的胜利,更是正义对邪恶、光明对黑暗的胜利。和平而非战乱、合作而非对抗、进步而非倒退,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近代以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们都期待迎来一个更加和平公平、美美与共的世界。时间也必将证明,唯有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才能让《联合国宪章》序言中“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理想照进现实。

相关文章

土耳其附近发生6.2级左右地震

【土耳其附近发生6.2级左右地震】财联社8月11日电,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8月11日0时53分在土耳其附近(北纬39.19度,东经28.09度)发生6.2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2025-08-11 01:09:00

中波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镇江揭牌,将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

扬子晚报网8月10日讯(记者 姜天圣)8月10日,2025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暨第三届金山英才周活动在镇江句容开幕。当日,江苏大学副校长李红作为科创平台揭牌代表出席活动。开幕式前,李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学科优势与镇江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科研提质赋能行动,推动教育链、人才

2025-08-10 10:30:00

让更多非遗人才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讲述者

【聚才论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非遗人才作为掌握并持续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或表达形式的个体,为助力文化遗产焕发光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年,各地

2025-08-10 03:41:00

大运会 | 中国代表团综述:奋进的青春之歌

新华社德国杜伊斯堡7月27日电(记者季嘉东、张荣锋、韦骅)27日,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德国杜伊斯堡闭幕。本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共派出116名运动员,参加14个大项90余个小项的比赛。自7月16日开赛以来,在12天时间里,中国代表团取得30金27银17铜的成绩,居各代表团第二位。

2025-07-28 14:52:00

利好来了!外资,出手!

周末,两则利好消息刷屏!7月26日,话题#全球资管巨头“抄底”中国房地产#冲上百度热搜,引发大量关注。据悉,全球资管巨头施罗德资本旗下房地产投资部门,近日与浙江企业西子国际联合发起总规模约30亿元的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聚焦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写字楼、消费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有业内人士指出,外资巨头宣布

2025-07-28 03:07:00

刘端端饰演“背包法官”,国话作品诠释新时代“法治中国”

舞台灯光渐亮,葡萄藤影摇曳,石墩子、大槐树与胡同砖墙交织成老北京“鼓楼苑”社区。剧中不见威严的法庭,而是中轴线穿过的“鼓楼苑”社区里的各种家长里短、人情冷暖。7月27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鼓楼那些事儿》一连三场演出在黄浦文化中心·大上海剧场收官。《鼓楼那些事儿》也是全国首部以“社区巡回法官”为

2025-07-28 00:24:00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93期:地缘政治安全与中国能源安全

能源是国家安全的命脉,那么中国的能源战略是怎样的?在国际格局动荡的背景下,我们的能源战略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在东方卫视7月21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陆如泉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就是中国》第293期陆如泉演讲当前,全球地

2025-07-27 08:25:00

骄傲喝彩!这些中国名片正在闪闪发光

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深中通道30分钟连通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首座单跨超千米三塔斜拉桥,"蛟龙号"完成300次深潜探秘8000米深海……从苍穹到碧海,从基建到航天,中国正以硬核科技重新定义世界高度。一起为中国名片喝彩!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深中通道30分钟连通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首座单跨超千米三

2025-07-26 0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