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山土特产变瑶乡“金名片”|人大代表房杰明助力产业振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07:00    

清晨的云雾还在南岭山脉间流转,房杰明已踩着露水穿行在茶垄间。这个皮肤黝黑的瑶族汉子俯身捻起一片茶叶,对着晨光细看叶脉走向,嘴角漾起笑意:“这片有机茶园,就是咱瑶山人的绿色银行。”

在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这个被83%森林覆盖率浸润的生态秘境,房杰明用10多年光阴将一片野茶林酿成“金叶子”。作为连南人大代表、黄莲村茶叶产业带头人,房杰明用科技赋能、联农带富、履职建言三重奏,带领乡亲们把深山“土特产”打磨成“中国黄茶斗茶大赛”金奖产品,让瑶山茶香飘出南岭,谱写出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科技破局

大山里走出的“茶博士”

大麦山镇黄莲村地处南岭生态屏障核心区,这里群山起伏,气候温暖湿润,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瑶山大叶茶,种植茶叶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经过时间的沉淀,茶叶也慢慢成为瑶族文化的一种载体。然而,长期以来,当地茶叶生产“小而散”、加工粗放、品牌缺失等问题突出。

独具风味的瑶山大叶茶。黄津 摄

“守着金山不能端着‘破碗’。”房杰明认为,老茶园要焕新生,得靠科技这把金钥匙。如何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导致的产量低、品质不稳问题?他通过流转300多亩林地发展茶叶种植,承包了该村包括老茶园在内的300多亩茶园经营权,创办起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与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茶企。

房杰明深知,以前炒茶凭经验,现在靠科技。为提升茶叶品质,他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改造茶叶加工设备,创新茶叶加工利用技术,在黄莲村建成了560平方米、年可生产10吨茶叶的标准化厂房,以有机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生产与管理,采用独特的有机种植方法,运用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方式进行茶园管理,以茶叶品质安全为底线,依托茶园的环境优势,打造“原生态”茶叶品牌。

在他的努力下,由他的茶企制成的连南黄茶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蒙顶山杯”第四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中喜获银奖。次年,联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送的“房杰茗”牌连南黄汤又在“蒙顶山杯”第五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中脱颖而出,喜获黄小茶中的金奖。

房杰明代表的茶企在第五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获得金奖。

深藏瑶山的无名好茶被房杰明变成了金光闪闪的“瑶山名片”,带到了公众的视野,切实推动了瑶山茶叶产业发展。

联农带富

茶垄间的“共富密码”

“人大代表不能只顾自家茶香。”房杰明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房杰明深知共同富裕的内涵,为此他充分发挥“火车头”带动作用,尽己所能带动群众勤劳致富。

为了帮助群众解决种茶的资金、技术、销路问题,他通过茶企邀请省农科院、省茶叶研究所相关专家对黄莲村“一村一品”茶产业进行实地指导,为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并就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新茶园培育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着力帮助群众解决种植、采摘问题,提升茶叶品质。

聘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实地指导茶叶加工。

“老茶园要注重病虫害防治,与此同时,绿茶加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些关键环节和问题,才能制出好茶。”省农科院专家前来进行现场指导,让茶农收获满满,原先管理粗放的茶园状况大为改观,产量大大增加。

房杰明还积极对外宣传和联系,打通销售渠道,承诺负责收购该村所产茶青,为茶叶种植农户解决了最让人头疼的销路问题。

通过“种植”和“销售”两手抓,该村茶青价格也较之前有了很大上升,如今年产量4吨多,产值3000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就业200余人,辐射带动130户茶农增产增收,为促进当地茶叶产业发展添上一份力量。

履职答卷

茶香里的民生温度

作为县人大代表,房杰明的履职笔记本里写满茶农心声。他提出的《关于加大连南大叶茶品牌宣传力度的建议》,为破解连南大叶茶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营销渠道不畅问题,充分调动县内企业和群众发展茶产业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他把代表履职和产业发展揉成了团,把茶经念成了乡村振兴真经,真正泡出了民生好茶。”大麦山镇人大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1月,房杰明参加了由大麦山镇人大组织的代表视察调研活动,受邀到黄莲茶“农文旅”融合综合体建设项目基地为代表们讲解科学种植、采摘、运输茶叶的知识。在这次视察调研中,代表们也了解到了大麦山镇党委、镇政府在推动茶叶产业建设方面的成效。

黄莲茶“农文旅”融合综合体建设项目,是大麦山镇重点谋划的“四个千亩”产业之一,为了推动大麦山镇茶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镇党委、镇政府争取了逾千万元资金推动建设千亩高山茶园;为了打响黄莲茶品牌,连续两年举办“采茶节”活动,通过开展古茶园采制体验、茶艺展演等系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体验黄莲茶文化,展现了“茶旅融合”新图景。

正值春茶开采时节,房杰明更忙了。山下,他与技术员查看新栽的茶苗;山间,片片清明前茶在茶农指尖上翻飞;远方,满载茶叶的货车正驶向湾区。这个瑶山儿子知道,关于乡村振兴的故事,正随着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梁淑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关注茶叶大会】互联网影响指数为80.60!《2025“梵净抹茶”互联网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发布

5月8日,2025第六届茶业大会在铜仁市江口县召开。开幕式上,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副会长、原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调研员李桂群发布了《2025“梵净抹茶”互联网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根据综合测算结果,梵净抹茶的互联网影响指数为80.60,在全国578个头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位

2025-05-08 21:16:00

千万粉丝网红带货“翻车”!曾因炫富被点名批评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粉丝量超2千万的网红“大LOGO”带货的一款马头岩肉桂茶存在虚假宣传问题。5月2日,记者从福建省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经初步核查,相关茶叶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目前已经立案调查,后续调查结果将会向社会公布。该网红账号仍在售卖其他品牌的马头岩肉桂茶5月2日,记者搜索发现,网友

2025-05-03 10:12:00

撒贝宁、周笔畅@你!五一跟着《三餐四季》寻味蒙自~

↑点击图片观看完整节目↑跟着《三餐四季》尝遍五湖四海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商务部联合摄制的大型美食文旅季播节目《三餐四季》正在热播最新一期节目中寻味团来到“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蒙自开启了一场热辣滚烫的美食探访之旅在一道道美食中领略“天下一碗”的蒙自生活韵味感受烟火漫卷的市井人间当鲜红的火

2025-05-01 12:10:00

2025绿茶品牌与产业发展交流会在信阳市浉河区召开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一凡4月28日下午,绿茶品牌与产业发展交流会在信阳市浉河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大咖欢聚一堂,共探未来发展机遇。会议全面聚焦全国代表性绿茶城市品牌建设经验、品牌发展与营销创新策略、跨界升级与新茶饮趋势三大核心板块,深入研讨了茶产业创新生产模式与商业模式,探索了行业

2025-04-30 15:28:00

昭平县开展茶青快检培训 护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4月28日,昭平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举办2025年茶青快速检测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本次培训采取“理论+实操”模式,重点围绕五大核心板块展开系统培训。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应用培训环节,专业讲师详细解读了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应用规范;在检测设备维护环节,专家现场演示了移液器等关键检测设

2025-04-29 21:26:00

冲上热搜!多地官宣发钱奖励结婚:最高可申领4万元

4月26日,微博话题#多地宣布发钱奖励结婚#,冲上热搜。据南方日报4月17日报道,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道南岭村自今年1月起实施《初婚奖励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双方或一方为本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妻,最高可申领4万元奖金。“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六对青年领取了结婚证。”南岭村党委委员、村委委员何嘉

2025-04-27 10:08:00

视频丨国家级非遗项目茶园游会在东莞茶山精彩上演

国家级非遗项目茶园游会在东莞茶山精彩上演 当五百年非遗邂逅新锐潮玩,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在东莞茶山沸腾!4月24日,“湾区周末in东莞”系列活动之“多彩南粤 幸福游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暨2025年茶园游会(下称“茶园游会”)在茶山镇开幕,奏响了一场集湾区非遗展示交流、乡村旅游、产业

2025-04-24 19:18:00

在黄山,“我采摘了一‘篓’乡村治理样本”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策划/文案:韩文 摄影:李丹青 韩文 制作:李丹青4月18日,天津师范大学的肯尼亚籍博士生孔爱凯(中文名)小心地将一盒黄山毛峰包装好交给快递员。茶叶来自黄山市黟县的茶山,同时从天津飞往内罗毕的还有他的田野笔记:“茶山上那些黄色的粘虫板在雾霭中浮动,恍若非洲草原上迁徙的角马群。村

2025-04-22 1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