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中国行·Z世代 中国风|今天,年轻人如何欣赏中国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4:22:00    

中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蕴含着中华美学精神,历史悠久、意蕴丰沛。在当下,Z世代年轻人如何与中国画“对话”?本期报道关注年轻人如何以青春之“趣”解读画中之“意”,用新方式打开更广阔的画中世界。

——编者

这个主题展览,策展人平均年龄20岁

人民日报记者 曹雪盟

20岁的年轻人如何看待“160岁”的齐白石?

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小鱼在乎——齐白石的生趣世界”展览(以下简称“小鱼在乎”)提供了一种答案——鲜活、亲切、有趣。

齐白石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相继展出。一众大展之中,“小鱼在乎”显得颇为特别——策展人是3名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大学生。

一个视角:小鱼在乎什么

“这是一条湘江的溪流,潺潺千年,与你在北京相遇……”步入展厅,导览词将观众带入齐白石生活的时空,化身他笔下的一尾游鱼,循着“入画”“执笔”“解意”“归梦”4个篇章,以“小鱼”的视角感受齐白石艺术作品中的童趣、自然与哲思。

一直以来,提起齐白石的画,人们大多会想到“虾”而不是“鱼”。策展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何乐为说,展览灵感来自齐白石曾在作品《鱼蟹图》中将自己比喻为画里的一条小鱼。在策展团队看来,“小鱼在乎”寓意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我们希望以小鱼的视角,将齐白石艺术中的‘在乎’——对自然万物的珍爱、对生命流转的体悟,以现代策展语言呈现给观众。”何乐为说。

一条小鱼跳出鱼缸,游入碧波荡漾的水中,在荷花间嬉戏……展厅里,时长1分30秒的动画短片吸引观众驻足。何乐为介绍,策展团队通过手绘动画和数字技术,在齐白石画作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再创作。“平均一个3秒钟的镜头大约就需要60张画。”何乐为说,动画让展览更加活泼,“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跃然眼前,相信即便不太了解中国画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生动。”

从展品选择、布局方式到动线设计,不大的展厅里,策展的细腻与巧思随处可见。

北京画院美术馆艺术总监、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王亚楠有丰富的办展经历,但“小鱼在乎”仍令她眼前一亮。“有关齐白石的展览,或讲述他艺术变革的经历,或呈现他艺术交游的圈子。‘小鱼在乎’则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关注艺术对观者精神的疗愈,更重视齐白石与当下人们的情感连接。这让我们认识到,艺术永远可以与时代共呼吸。”王亚楠说。

一个平台:全球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

艺术巨匠与年轻学子,中间似乎隔着万水千山,而这3名年轻人为何想要策划一个与齐白石有关的展览?

“‘小鱼在乎’原本是我们的参赛作品。”去年7月,何乐为所在团队参加了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2024第三届全球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在比赛设置的4个主题中,她们选择了“青春之齐白石”。最终,“小鱼在乎”从众多参赛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也得到了将方案从线上展厅落地线下展馆的机会。

“虚拟策展大赛由中央美院联合全国美术馆、国内外高校机构发起,自2022年首届举办以来累计收到上千组参赛作品。”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康俐介绍,大赛依托“虚拟策展实验项目”举办,希望为学生搭建一个完整的艺术管理实践链条,让他们在策划、执行与展示的全过程中全面掌握艺术管理的能力。

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实验室平台网页,国内外虚拟展览空间、各种艺术数据、展具模型可供使用,还设有用户自行上传作品的端口。据介绍,策展资源库中囊括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内的十几所美术馆共50余个展厅的同比例模型,以及多家美术馆的超10万件馆藏艺术品的数据。

“策展人要在艺术家、艺术机构与观众间搭建桥梁。”康俐说,从展览构思、文本完善、视觉设计、空间构造再到线上布展操作,平台可以带领学生体验展览实施的完整过程。

现在,平台不仅向院内学生开放,也向多所学校开放系统并共享数字资源与教学服务,同时与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机构展开合作。截至目前,平台学生用户覆盖400多所院校,已注册用户超万人,提交上传虚拟策展作品5000余件。

一次尝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春表达

“从课本知识到落地实践,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何乐为说,从虚拟化的创意一步步走向现实呈现,这次经历不仅让她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策展,也对齐白石和国画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现在,我心中的齐白石不仅是教科书里那个白胡子老人、一位美术史上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也是一个充满童趣的老顽童。我被齐白石‘圈粉’了!”

这次展览,是年轻学子对齐白石艺术的致敬,也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融汇对话。在王亚楠看来,举办这样的展览,既让观众有全新的观展体验,也让学生获得难得的策展实践。“这种双向促进的模式,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承载梦想的舞台,同时也让更多年轻策展人的目光聚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中来,温暖、有力地传承。”

“水光潋滟,请随我们畅游波间。希望这次展览成为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在更多年轻观众心头荡起层层涟漪。”何乐为和团队成员的期待,正慢慢实现。

(实习生邓建萍参与采写)

如何读懂中国画?对话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远——

画里不只有“画”

人民日报记者 智春丽

记者:近年来,《只此青绿》等文艺作品出圈传播,越来越多年轻人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画。欣赏中国画,从何处着手?

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远: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看中国画原作,直接感受画家的笔触、墨色的质感以及画面的整体气息,是通过图片或复制品无法完全体会的。

出版物也是重要渠道。了解中国画,不妨从绘画史入手,掌握不同时期绘画风格演变的脉络,面对一幅画作,便能将其置于历史长河中,看清它的来龙去脉与独特价值。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为什么开始注重人物精神气质?为什么人物画在唐代即达到鼎盛?

人民美术出版社一直致力于让流传至今的中国画成为流动的文化血液,而不再仅仅是展厅里的标本。为了帮助普通读者了解中国绘画,我们出版了《极简中国古代绘画史》等图书,邀请著名学者以“大家写小书”的方式,梳理中国画的发展脉络、重要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等信息,兼顾传统文化的深度与现代快节奏的阅读需求,不让专业语词吓退非专业读者。“最美百图”系列,不同画种、不同题材均从艺术史中甄选100幅传世精品,以通俗文笔解读一页一画背后的门道与热闹,让画作从平面变得立体,让艺术从“高冷”到“可触”。书画同源,“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丛书”“中国画人物线描技法丛书”“人美书谱”以及“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字”系列都是重要的美术普及出版品牌。

记者:从哪些层次认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王远:中国画里有“技”更有“艺”。比如,勾、皴、擦、点、染等笔法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形态,浓、淡、干、湿、焦等墨色变化可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意境,开合、疏密、虚实等构图原则可以使画面更加富有美感。中国传统绘画里的笔墨不单单是技巧,还承载着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画家通过控制笔墨的轻重、疏密、干湿,来传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又借助构图和画里的形象,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想法。

《艺术影响中国——百年中国画名作十谈》一书就展现了绘画记录时代,甚至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仔细探究以后,读者便能从一开始只对中国画有表面兴趣,到慢慢深入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中国画与哲学、文学、书法等联系非常紧密。其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影响了中国画对自然和意境的追求,儒家思想影响绘画题材和寓意。题画诗、书法与绘画的结合,也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了解这些文化背景,不仅能够看到“画里之象”,还能领会画家创作时的“画外之意”。

记者:国产动画爆款频出,很多年轻人尝试将中国画的元素融入数字作品创作。如何更好挖掘中国画的深厚底蕴,进而推动转化与创新?

王远:要保持对中国画的持续热爱,不仅要看画,更要了解作品独特的艺术价值、审美精神和文化心理。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精神追求,同时也是一座文化创新创造的资源宝库。从顾恺之、吴道子的人物画到董源、范宽的山水画,再到徐渭、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以及近现代的诸家力作,中国画不仅是美的创造,更是文化根脉的生长。

求新求变是大众文艺发展的动力。各类画展和出版物在保持学术高度的前提下,也要尝试降低艺术参与门槛,推动艺术从“小众专属”走向“大众共享”,同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进而将中国美术文化推向世界,这也正是新大众文艺在美术领域的创新实践。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用海外视角讲述中国故事

记者 张钢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4月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已超155亿元,其中海外票房3.54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该片在海外的表现与国内市场形成明显反差并不意外,如果海外片商去拍该类题材又会如何呢?在日前结束的第29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中,一家美国娱乐公司宣布,将根据中国古

2025-04-08 10:42:00

扬帆班级文化之舟,共绘校园绚丽画卷

【来源: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_校园天地】近日,城东小学精心组织了一场班级文化月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增强班级凝聚力,展现学生风采,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促进全面发展。经整个文化月期间,全校43个班各显神通,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主题活动轮番上演,涵盖了学术、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2025-04-08 03:47:00

低空经济为文旅插上翅膀

来源:经济日报 3月30日,“空中看大连”项目东港—海洋岛航线首航仪式在大连举行。这是继东港—獐子岛航线直升机载客试飞、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长海机场航线直升机载客试飞后,大连市开通的第三条陆岛直升机观光运输航线,是大连发展低空经济的又一重要进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

2025-04-07 17:50:00

唐河:“红色教育+生态祭扫+文化传承”三线并进 创新清明祭扫 彰显时代新风丨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

春风寄哀思,翠柏映忠魂。清明期间,唐河县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通过“红色教育+生态祭扫+文化传承”三线并进模式,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志愿者及群众代表等1.2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在移风易俗中彰显时代新风。红色基因铸魂。在唐河县革命烈士陵园,50名少先队员代表向革命

2025-04-07 16:23:00

博兴:“梨花三弄·锦绣乔庄”文旅活动精彩启幕

鲁网4月7日讯初春时节,博兴老粗布产业园的织布机有序排开,“织女们”忙着飞梭走线,“老手艺”变身致富“新产业”,一床床色彩艳丽的鲁锦逐渐成形。与此同时,在黄河沿岸的乔庄梨园,“梨花三弄·锦绣乔庄”文旅活动精彩启幕。赏梨花、逛梨园,黄河故事开启世代传唱立足“党建强镇、生态立镇、渔业富镇、旅游旺镇、文化

2025-04-07 10:55:00

呼伦贝尔市政协调研组深入基层四地调研

3月30日至4月3日,呼伦贝尔市政协调研组深入根河市、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围绕“挖掘传承特色民俗文化、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和“新媒体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开展实地调研。在根河市,调研组考察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文化后指出,根河市文化底蕴深厚、森林和冷极资源禀赋独特,要坚持用

2025-04-06 20:57:00

玉兰笔会,墨韵流芳

春回大地,暖阳轻洒,万寿公园的玉兰花宛如点点繁星,缀满枝头。近日,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区老年书画研究会精心组织的“第二届玉兰笔会”在万寿公园怡然楼举行,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赴这场艺术之约。活动当日,怡然楼内热闹非凡。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张张铺陈整齐的宣纸上,泛起柔和的光芒。桌上,墨香四溢,笔锋如林

2025-04-05 15:05:00

当敦煌遇见乌兰巴托主题交流活动在蒙古国开幕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兰巴托4月4日电(苏力雅)为期三天的“敦煌文化周”——当敦煌遇见乌兰巴托主题交流活动3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拉开帷幕。活动旨在让更多蒙古国民众近距离了解敦煌文化,增进中蒙两国民心相通。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副主席普日布道尔吉在开幕式上说,蒙古国和中国都非常珍视两国政府间密切

2025-04-05 10:14:00